祁连山北部冰雪融化成为黑河、石羊河、疏勒河、北大河、党河五大水系的源头,是河西走廊一带的主要水源。而在这五大水系中,以黑河长度、流域面积、覆盖地区为最,黑河干流全长821公里,流域面积约14.29万平方公里,是我省最大的内陆河。

金张掖的“母亲河”

水因城而活,城因水而灵。甘泉之州张掖,一座因水而得名的城市,在黑河的孕育和滋养下,成为河西走廊一颗耀眼的明珠。

挽救居延海的“功臣”

张掖离不开黑河,而位于黑河下游的居延海,更因为黑河起死回生。

黑河分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相关调查表明,多年治理,黑河上游草地覆盖度增加40%以上,水源涵养能力明显提高,黑河张掖入口莺落峡来水量逐年增加。下游,曾经的沙尘暴策源地变身“大漠童话”景区,生态彻底好转。

“决战决胜”修复水生态

保护黑河,保护祁连山!张掖全市上下发出了强有力的集结令!市委市政府成立整改行动指挥部,把整改当作一场“战役”打响。

做好做足黑河“水文章”

进入新时代,“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成为越来越多老百姓的向往。如何更好地做好、做足黑河“水文章”,张掖市委、市政府举一反三,全面整治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和水污染防治,推动形成“大环保”工作格局,让古老的黑河重新焕发了生机。

巍巍祁连,似一条巨龙横亘千里。从空中俯瞰,一条黛色的林带,如同系在祁连山腰间的“丝带”,绵延不绝,壮美绝伦。这就是被称为祁连山“绿色水库”的水源涵养林。

大山深处的绿涛林海

远处祁连山主峰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肃穆大气,周围群峰罗列、层峦叠嶂,大小山脉在阳光的照耀下交相辉映,近处的群山被此起彼伏的林海包围,重重叠叠,高高低低,像一道道绿色的波浪,树冠整齐的青海云杉、四季常绿的祁连圆柏、高挑挺拔的华北落叶松、枝繁叶茂的红松等树种像等待检阅的士兵,排列整齐、气势不凡。

祁连山生态系统的“心脏”

一望无际的祁连山大森林,带来的不仅仅是绝佳的风景,它还如同一座巨大的“绿色水库”,掌控着整个祁连山生态系统的平衡。

全力以赴修复“绿色水库”

一年多来,张掖市对辖区内保护区地带的117项探采矿项目全部实施关停,撤离人员、拆除设施、封堵矿井,然后平整覆土、种草造林、加固护坡、围栏封育,矿山矿点生态得到充分的治理、修复。

“一园三带”带来示范效应

今年营造林36.1万亩,是前三年总和的1.16倍,其中“一园三带”完成营造林26.21万亩,张掖市上下义务植树蔚然成风,最多时有50多万干部群众掀锹播绿,仅肃南县干部职工每人种树都在100棵以上。

位于祁连山北部、河西走廊中段的大草原,由于夹杂在高大山系之间,再加上冰川融水的滋润和四季分明的气候,逐渐成为一片风调雨顺、水草丰美的大草原,成为我省独有的少数民族裕固族居住生活的地方。这就是著名的肃南大草原,曾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

黄金牧场景色醉人

一望无际的康乐大草原,碧波万顷,绿意葱茏,五颜六色的鲜花,细细碎碎装点着草原。巍巍祁连山下,雪山与草原辉映、绿洲与戈壁共存,湖泊与湿地交融……真如一幅色彩明丽、质感十足的油画佳作。

打响草原保卫战

经过一年多的问题整改、生态修复,保护区内矿业权全部关停退出,旅游经营活动全部停止,草原超载超牧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实现了草畜平衡,喧嚣的草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草原牧民的新身份

安建萍家住肃南县康乐镇德合隆村,世代以放牧为生。2017年底,安建萍一家四口搬出保护区的核心区。目前,肃南县有149户484名农牧民从核心区搬了出来,他们用另一种方式守护着自己热爱的这片草场。

像保护皮肤一样保护草原

在肃南草原上,活跃着一支草原生态管护员队伍。204名草原生态管护员分布在全县的102个行政村,每村1至2名管护员。他们熟悉草原保护的政策法规,经常深入牧户家中清点饲草、牲畜数量,记录巡查台账、传递信息,进行草原普法宣传。他们懂民族语言、熟悉本村基本情况,常常用最贴近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交流和管理方式,让每片草原都能得到维护。

因为大自然的造化,祁连山地形地貌多样,不仅有壮美的冰川雪山,辽阔的草原植被,珍稀的奇花异草,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也使之成为许多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的天堂。

与野生动物们的偶遇故事

岩羊的数量越来越多,与人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不仅如此,其他许多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不断地进入人们的视线。最令人欣喜的是,祁连山典型的高山旗舰物种雪豹的活动也越来越频繁。除了野生动物,珍稀鸟类也频频光顾保护区和黑河湿地。

动物们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大

通过长期有效的保护措施,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分布范围比建区前大幅增长,雪豹、白唇鹿、蒙古黄羊等几乎绝迹的野生种群近年来时有发现,马鹿、斑尾榛鸡、血雉等林栖性动物分布范围明显扩大,保护区已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和西北地区重要的生物种质资源库。

野外动物调查一直在路上

多年来,马堆芳和他的团队不是在野外动物调查的现场,就是在野外动物调查的路上,他们每年在野外的时间都在200天以上,要到海拔4000米的高山架设监测相机,要沿山沿途记录野生动物的粪便、脚印、活动痕迹,住窝棚、吃干粮、走险路,艰难辛苦不说,还充满危险。

野生动物保护只有进行时

在保护区,除了专业人员,普通的干部职工、牧民群众对野生动物也有一种特殊的偏爱。他们默默地守护着这些可爱的生灵,不让它们受到丝毫的伤害。

天祝藏族自治县——祁连山东段门户,从这里开始,祁连山向西开启长达1000多公里的生态篇章;从这里开始,祁连山以巍峨之势构筑起一道绵延的绿色屏障;从这里开始,祁连山孕育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成为人们心驰神往的秘境……

雪山脚下静悄悄

屏住呼吸,在鸟鸣水流声中,祁连山腹地静谧祥和。天空中不时有雄鹰翱翔,没有人类的惊扰,植物、动物在同一个维度中和谐共存。从2016年5月起,天祝县马牙雪山景区就开始禁止游人进入,目的是还大自然安宁,将人为干扰带来的环境破坏降到最低。

修复创伤披绿装

曾经热闹的煤矿早已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松柏,与周围的草木相连,浑然天成。

堆砌矿渣的三个坡面已被平整并覆土种草,草儿都冒出了十几厘米高,植被风貌逐渐融入原有的生态环境之中。

为使草原绿意存

去年以来,为了遏制山羊破坏祁连山植被,哈溪镇动员全镇农牧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出售自家的山羊。他们走进农牧民家里,面对面、一对一宣传政策,最终,处于祁连山保护区核心区的山羊全部撤出,哈溪镇的2万多只山羊被全部出售。一个春季过去了,镇政府工作人员仔细观察发现,曾经被啃食的草场恢复十分明显。

祁连山山系而言,位于武威市古浪县境内的昌岭山,堪称“独具一格”的一份子。昌岭山地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最东端——大自然鬼斧神工般在腾格里沙漠边缘塑造出这样一座郁郁葱葱的大山,仿佛就是为了护佑山脚下的这片绿洲。

距沙漠最近的“绿色屏障”

在阳光的映照下,远处的沙漠泛着淡淡的金光,寂静无声;身边的森林绿意融融,不时听闻到啾啾鸟鸣。

“昌岭山属祁连山余脉,距腾格里沙漠前沿仅8公里,是亚洲地区距沙漠最近的天然次生林带。”廖空太说。

显而易见,横亘在此的昌岭山成为阻隔沙漠南移的一道“绿色长城”。

着力保护昌岭山

为防止昌岭山生态遭受破坏,从去年起,古浪县全面禁止在昌岭山核心区及缓冲区内举办庙会等活动,拆除了保护区内的养殖场,将养殖场内存栏的150头牛迁出了保护区,并对养殖场占用地进行了平整及覆土,在生态恢复地面撒播种植披碱草和高冰草草籽。

人退草密生态优

截至去年年底,全县累计搬迁南部山区贫困群众1.47万户6万余人。移民搬迁后,南部山区将闲置耕地48万亩、荒山130万亩。这些土地将规划建立长50公里以上、宽20公里以上的生态修复区,通过人工造林、退牧还草等措施,逐步对迁出区退出耕地、荒山荒滩进行修复,增加迁出区林草覆盖度,提升水源涵养功能,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永昌境内的国土面积为3.5万公顷,仅为保护区总面积的1.74%,且全部为实验区,在整个祁连山保护区所占面积很小。即使如此,她却是山下数十万金昌人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变了理念:绿色发展深入人心

永昌西大河二级水电站位于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对其停止建设,拆除所有设施,是祁连山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的要求。

整改现场,所有的水电设施已全部被拆除,高高的塔吊、依山而建的厂房被永久保存在了图册上。

换了模样:美丽山峦重现生机

整改前,这里的植被已被完全破坏,到处是矿洞。生态恢复后,这里曾一度消失的马鹿、岩羊、旱獭、猞猁、雪鸡、蓝马鸡等野生动物复归家园,昔日遭到破坏的山峦又重现盎然生机。

为了生态:执着守护绿水青山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棋局中,开发的轰鸣声和尘灰渐渐散去,山林归于宁静,祁连山得以休养生息。金昌人也在保护与发展的博弈中,不断纠偏失衡的生态链,寻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之道——全力守护“母亲山”,已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

历时半个月,记者深入到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行进于她广袤辽阔的腹地,在惊叹于她的绮丽多姿时,更深深地感受到这里生态的变迁,人们观念的转变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在绿色生态文明的洗礼下,齐心协力把生态环境保护好、建设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成为祁连山生态保护最好的注脚。在祁连山生态保护这场大考中,再来不得半点闪失——必须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努力把祁连山打造成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方“净土”,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在生态文明这张历史答卷中,更容不得半点迟疑——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广泛凝聚共识,形成强大合力,明确发展思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生态文明建设在陇原大地活力不竭,动力永存!详细

  • 综合施策保护祁连山生态
  • 保护祁连山,牵动众人心。在我省全面开展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治、修复和保护的过程中,一批长期从事西部生态环境研究的专家...详细

  • 扎根大山树为伴
  • 遥望巍巍祁连山,莽莽大森林郁郁葱葱,潺潺山溪水欢快流淌。在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22个保护站,有这样一群身着迷彩服、疾步行进在山林里的人,他们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大山相伴、听松涛歌唱,在寂寞的山坳里用心守护着祖国的绿色屏障。他们就是保护区管理局的一线护林员。详细

    雨后,山间空气清新,秋日的祁连山染上了绚丽的色彩。高高耸立的青海云杉,随性生长的灌木丛,静静开放的金露梅,漫山遍坡的青青绿草,以及偶尔出现的马鹿、岩羊、...详细

    此行采访任务的目的地,是祁连山。对于常驻河西走廊的记者而言,孕育良田万亩的“母亲山”就像身边一位熟悉的朋友,当你尝试讲出她更多故事时,突然觉得距离很远。因为...详细

    4根大烟囱,冒着滚滚浓烟,遮天蔽日——2016年底,央视对祁连山生态问题曝光节目中,张掖市巨龙铁合金有限公司违法排污的场景令人触目惊心。因为这个画面,巨龙铁合...详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我们

    甘肃日报社每日甘肃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甘肃每日传媒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本网站所有的经营业务、内容更新和技术维护

    国家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1 ICP备案号: 陇ICP备0500034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