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兰州循环经济开始快速“循环”(图)

 2009/12/22/ 14:31 来源:兰州日报

  积极开展节能减排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实施新型产业布局

  我市循环经济开始快速“循环”

  农民用上沼气(资料照片)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发展循环经济将是实现对传统经济进行变革的有效手段。过去,我们的传统经济是一种以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经济,浪费严重,污染严重,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态,兰州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新路。

  农村微循环经济显效益

  隆冬时节,记者来到榆中县定远镇猪咀岭村。在农户张克强家中记者看到,他家厨房的沼气炉上正在烧开水,火苗呈蓝色且火势很猛,房顶上悬着一盏沼气灯,亮度等同于普通40瓦的电灯泡。张克强告诉记者,他家实施了农村沼气“一池三改”,将沼气池与厕所、牲口圈和厨房配套改造,利用粪便、秸杆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清洁能源,残余的沼液、沼渣则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上好的有机肥料。现在,家里都用沼气照明做饭,烟囱不再冒烟了,一年的煤钱都省下了不说,还增加了高效农业用肥,而且庭院也变得更干净,真是一举多得啊。

  皋兰县中心乡兰沟村四社农民任延庆家,有3座“四位一体”沼气池。靠着池里的沼肥,任延庆种的西甜瓜不仅比用普通肥料的瓜品质好,产量更高,而且上市时间早,每斤收购价就高出2角钱左右,仅此一项,每年就能多收3000元。

  这是我市实施新型沼气池建设后取得成效的缩影,通过在农家改厨、改厕、改圈,建起一个以沼气为纽带的家庭能源供应站,不仅有了照明和做饭的燃料,节约了薪柴、薪草还建起了暖棚养殖场,利用暖棚养殖提高牲畜出栏率,同时又添了一个优质有机肥产出源,通过沼气池完成有机肥转化,从而产生出不可估量的生态效益。这种农村微循环经济模式仅仅是我市实施以节能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方面的一种尝试。

  有章可循 循环经济渐入主流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循环经济的发展,对发展循环经济提出明确要求,在工业生产中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坚持走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措施,无论是工业生产线的技术改造还是生态城市建设,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2008年4月,我市出台了《兰州市节能降耗工作要点》,针对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商业、民用业、农村和政府机构等6大重点领域,提出了“一揽子”节能减排计划,实施“循环经济”的理念开始融入兰州经济发展的主流。

  次月,市经济委员会和兰州交通大学共同编撰完成了《兰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这个规划的时间跨度为2008年至2020年,期间,兰州循环经济将向着试点示范期(2008年至2010年)和发展提高期(2010年至2020年)两个阶段的目标而努力。

  作为省会,兰州的GDP总量占到了全省的25%—30%。但长期沿袭的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为主要特征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浪费严重,污染严重,让兰州为资源环境付出了沉重代价,兰州工业经济被“两高一低”的帽子紧紧扣住。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传统经济状态,甩掉“两高一低”的帽子,兰州必须依托循环经济,走集约化发展的新路子。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积累,兰州市部分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循环经济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十一五”前三年,我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分别下降了2.71%、4.26%和5.2%,累计完成“十一五”节能目标的58.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尤其是今年,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保增长、保项目、保民生、保稳定、保节能减排与转变发展方式有机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以强化工业节能为重点,全面推动建筑、交通、商贸民用、农村节能工作。今年前三季度,我市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4%,预计全年我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以上,能够确保完成与省政府签订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7%的目标任务。

  联合出击 削减“三废”排放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石油化工、冶金等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使得我市的“三废”排放尤以工业为重头。因此,实施节能减排,我市将重点放在了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能源消耗量大的行业和领域。

  去年和今年,市政府分别与各县区和重点用能企业分别签定了年度节能降耗目标责任书,将节能降耗目标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并将这些指标作为县区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节能目标任务问责制和“一票否决”。目标责任书就是军令状,为督促各县区和企业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兰州石化公司把各项节能节水指标量化,将指标与考核挂钩,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要求,把指标分解落实个人,今年在产量增加的同时保持了能源消费量的下降,累计节能降耗、挖潜增效7000多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着眼于以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兰州大力实施产业链延伸工程,积极推进石化、有色冶金等原材料工业向深加工和精细加工延伸,提高资源性产品就地加工增值率。兰州石化公司5万吨丁腈橡胶装置、三叶公司3万吨甲乙酮扩能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兰州燃气化工集团公司LNG项目、窑街煤电公司页岩油及尾气与瓦斯混合发电等一批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兰州电机有限公司1兆瓦变速恒频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兰州真空设备有限公司JP-1400磁控溅射卷绕真空镀膜设备等45项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取得积极进展。生物医药和农产品加工业围绕规模改造、产品开发、品牌培育、加大合作,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同时,市政府进一步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我市加大了治理“五小”和“新十五小”企业的力度,关闭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去年开始,市政府还设立了每年500万元的节能专项资金,用于对企业节能技改项目的扶持,市经委组织实施了100项改造项目助推节能。

  除此之外,我市还积极开展各级政府机关的节能减排运动,并通过一系列措施,打出了一套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商业、民用等领域节能减排的“组合拳”,效果显著。

  空港产业园

  循环经济的试验田

  结合兰州市产业聚集的特点,除已建成的西固石化产业科技园和正在建设中的彭家坪装备制造业生态园等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我市还将按照生态产业链的内在要求,启动建设以生物技术、机械加工、汽车制造、精细化工、高新农业和商贸物流业为主的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园。

  兰州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发展定位在循环经济及高新技术项目上。产业园总体规划控制面积为100平方公里,由机场控制区、秦王川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工业开发区、商贸核心区和预留控制区五部分组成。实际控制性详细规划面积为10.04平方公里,分别由生物医药、制造、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和化工等5个功能区组成,各功能区因地制宜、布局合理、相互关联,使各种工矿企业相互依存,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具有较强的宏观调控和市场应变度,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追求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打造我市对外开放的重要区域和甘肃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省工信委已向国家发改委申报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国家级试点,争取国家对产业园的支持。目前,投资3亿元的大得利生物制药项目、投资3亿元的兰州大型石化关键高温高压合金阀门、投资1.2亿元的兰州矿灯厂整体搬迁项目、投资6500万元的宏宇变压器主机生产等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投资60亿元的中科院重离子加速器等一批项目已签约入园,正逐步形成以吉利轿车生产为主的制造产业,以大得利为主的生物医药,以秦川高科技示范园区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以兰炼精细石化园为主的化工产业,以高压阀门厂为主的电子信息及新材料产业。预计到2010年产业园规划建设面积达5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亿元以上,入驻项目达80家以上,年技工贸总收入达到60亿元。

  打造循环经济

  产业核心模式

  从近年来的循环经济发展来看,我市面临的主要难题在于缺乏科技支撑、资金投入不足、体制不健全、政策法规不完善、监管机构能力建设不足等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特别是《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今后,我市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科技支撑体系,把发挥资源优势与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有机结合起来,实施以产业聚集为特征的新型布局,改变工业点状式布局、孤岛型企业、飞地型建设的现状,在园区层面和企业层面大力开展循环经济建设,基本形成以循环经济模式为核心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新型产业体系,实现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发展集约,推动全市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

  同时,倡导符合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之中,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经济活动中,贯彻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原则,通过“上游废物变下游原料”的产业链延伸,构成新型工业化的有效产业组织模式,打造比较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高效地实现资源能源的有效利用和废弃物就地变废为宝。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