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兰州冬季污染深度调查之一:若待冬季晴日来 蓝天工程需给力 |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的“蓝天工程”,让兰州市民对空气质量的改善充满了期待。10多年过去了,虽然兰州市在治理大气污染上投入巨资并采取了一系列治污措施,但冬季兰州的蓝天依然少见。尤其进入供暖期后,空气污染指数一路飙升,在11月22日兰州更是出现了污染指数365的重污染,成为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这让政府部门多少有些尴尬。 |
|
|
兰州冬季污染深度调查之二:供暖燃煤是“祸首” 改造管理齐步走 |
兰州的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一年1/3的时间里,仅供暖产生的近万吨灰尘和有害物,漂浮在头顶,成了挥之不去的现实阴影,燃煤污染也就成为冬季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大到燃煤企业、燃煤锅炉,小到居民用以取暖的小煤炉,燃煤污染可谓遍布全市各个角落。 |
|
|
兰州冬季污染深度调查之三:工地扬尘“贡献大” 联动查处是关键 |
兰州市城区最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而兰州大气污染可吸入颗粒物的“贡献”三成来自扬尘污染。这其中除工业、生活等人为因素及自然扬尘外,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施工扬尘。按照相关规定扬尘污染整治的责任单位有6个部门,6个部门分工还管不住扬尘污染?究其原因,是多头监管造成职能重叠交叉,甚至出现监管“盲点”。 |
|
|
兰州冬季污染深度调查之四:汽车尾气有增长 疏限结合降黑烟 |
兰州市2001年在册的机动车有12万辆,2010年10月份,兰州市的机动车保有量达到近40万辆,9年时间,兰州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差不多增长了2倍多。汽车尾气污染已经占到兰州大气污染物总量的20%以上。环保专家建议:政府应大力发展高效、舒适、实惠的公共交通,同时让私家车和公务车减少上路次数。 |
|
|
![]() |
![]() |
![]() |
![]() |
![]() |
![]() |
![]() |
同在一座城市,头顶同一方天空,良好的空气质量是每个公民都可以享受得到的“福利”,相比其他民生工程和项目,大气污染治理更受民众关注,也更能体现共享美好的和谐社会愿景。当我们抬头期待头顶上的天空永远明净时,应该先低下头来想一想,作为这座城市的主人,我个人,为城市的清洁和美丽做过些什么?或者自问一下,自己是否也曾有过一些不文明行为,给兰州的市容和空气质量带来过负面影响? |
|
每日甘肃关注·往期回顾 | ||||||||
|
![]() |
![]() |
![]() |
![]() |
![]() |
![]() |
![]() |
![]() |
请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