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3月2日,省委、省政府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甘肃省与中央企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项目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这次签约是我省与央企合作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我省与央企合作发展步入一个崭新阶段。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致辞,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与有关中央企业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和项目合作协议,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讲话,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总经理曹培玺代表央企作表态发言。[详细]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全省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共同努力,更需要充分借助外部力量。此次我省与央企大规模签订项目合作协议,不仅引进了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华能集团、中国大唐集团、中国国电集团、中国华电集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中国医药集团、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等中央企业巨额的项目投资,而且带来更多的技术、人才、市场等无形资产。这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迈上新台阶、再续新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省与央企精诚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优势,更强力度地推进项目实施,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一定能够迅速发展壮大,一定能够担负起引领全省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一定能够为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详细]
“这真是大手笔啊!”在今天下午举行的我省与39家央企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上万亿元的大额签约投资让在场的许多人惊叹。其实在惊叹的后面,还有一句潜台词:甘肃工业好戏即将上演。
地处西部的甘肃,是全国闻名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缺少项目、缺乏资金,一直以来制约着全省工业的发展步伐。与央企共谋跨越式发展,正是针对这一症结开出的一剂良药。[详细]
“十二五”,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是跨越。实现这个目标,工业是主力。
工业要想真正完成主力军的使命,答案只有一个:只有着力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加快工业发展方式转变。“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省委、省政府在综合分析省情基础上,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总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其中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2%。这样高的预期目标在甘肃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完成责任和使命需要智慧。一个共识逐渐清晰起来:和央企全方位合作才能抓住我省跨越式发展的牛鼻子。 [详细]
平凉市副市长赵成城介绍说,国家把平凉定位为陇东传统产业示范区,加大了支持平凉传统产业发展力度。这次和华能、中材、中国国电三大集团签署合作协议,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为了加快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为传统产业发展腾出一定的战略空间,平凉市决定进军新能源产业。“13个项目,900多亿元。”张掖市工信委主任杨登义说起这次收获,笑得合不拢嘴。
作为省会城市,兰州市担负着中心带动的重任,被很多央企所看好也是意料之中的事。6大类42个项目中,大多将落户兰州新区,其中三分之一的项目今年就可开工建设。 [详细]
正如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在签约仪式致辞中说的: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今天撒下了合作的种子,明天必将收获累累硕果。“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此次大型签约必将成为甘肃实现新跨越的一次新起点。
策划/制作 每日甘肃网编辑部 徐兴波
联系电话:8151739
请留言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070号
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931—815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