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社会新闻

[记者与都市捡瓶人面对面]4050:哥捡的不是瓶是幸福

 2011/05/17/ 08:04 来源:每日甘肃网-科技鑫报

  本报记者与都市捡瓶人面对面 4050:哥捡的不是瓶是幸福 90后:哥扔的不是瓶是潇洒

  随着夏季的到来,东方红广场、黄河风情线和河边上成了市民夜晚最佳的休闲纳凉地儿。记者连续几日在这些纳凉地儿观察,发现来这里的人中80%手里拿有饮料瓶和矿泉水。这为都市的捡瓶人提供了丰富资源,他们或不停地走动,或穿行其中,俯身捡人们喝完饮料或矿泉水的空瓶。

  记者进一步采访、调查发现,在捡瓶子这个群体中,虽然有部分人是为了给生活作一个补贴,但并不是所有捡瓶子的人都因为生活拮据,才去捡人们丢弃的不起眼的饮料瓶或矿泉水瓶,而是多年来朴素生活的习惯,让他们继续着勤俭节约的传统本色。与这些“捡回勤俭节约本色”的40、50年代人相比,现在的80后、90后则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捡瓶子的事嗤之以鼻,不屑一顾。小小的一个空瓶子,却折射出了不同年代人的不同生活价值观和人生观。

  A捡瓶子是勤俭节约的本色

  记者观察发现,在目前捡瓶子的人群中,有农民工,但绝大多数为市民,且为老年人,又以老太太居多。记者采访了6位65岁以上的老奶奶,其中4位家庭的经济状况比较拮据。69岁的宋奶奶告诉记者,虽然老头子不在了,但她家里根本不困难,儿女都在机关上班,生活费、零花钱每月都给,但老人家闲不住。“我身子骨还硬朗着呢,不爱麻烦儿女们,我一个人过。吃过晚饭,出来纳凉,看见别人丢弃的那些空瓶子,我就舍不得,也是过去穷日子过惯了,捡起来多少能卖几个钱吧,再说了,‘油多不坏菜’嘛。儿女们不让我捡,说给他们丢脸。我就对他们说,过去吃不饱肚子,没钱花的苦日子忘啦,你们小时候没拾过煤渣、捡过菜叶吗?现在虽然日子好了,但勤俭节约的本色不能丢啊!”老人又对记者说,我一个快入土的老婆子怕丢什么脸。再说了,我这么低头弯腰的,腰疼的病还好了呢,权当每天锻炼身体了。你说,这有啥不好的?”

  B捡瓶子是长期养成的习惯

  同样,在黄河北一个颇为高档的小区里,人们每天总能看见一位衣着朴素的老大爷提着一个蛇皮袋在墙根角落捡纸片、纸箱、报纸和饮料瓶,凡是有用的东西,比如废弃的小纸箱子,捆绑东西的塑料绳、小木板等等,他都捡。但人们不知,这位姓徐的大爷是一位退休的老干部,每月的退休金有6000多,家里根本就不缺钱。他对记者说,这是他们这一代人受到的教育、信仰,以及长期养成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习惯使然。他说,生活中有钱要想到无钱时。“我就看不惯我孙儿中那几个90后的,干什么都怕吃苦,就知道享受,吃穿都追求高档、名牌。”

  C为减轻儿女负担

  5月16日,最高气温达到29度。炽热的阳光下,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戴着口罩,骑着自行车从广武门沿秦安路西行,每到路边垃圾箱处,他都要停下来,弓身在箱内翻腾一阵,寻找、捡行人丢弃的饮料瓶和矿泉水瓶。下午3点多钟,记者在城关区医院门前驻足细细观察这位捡塑料瓶的老人,脊背微驼的他额头布满汗珠,陈旧灰色的长袖衬衣已被汗水浸湿。车把上挂着一个大大的破旧蛇皮包,车座后捆绑着盛满一蛇皮袋的塑料瓶。老人告诉记者,他是13时从家里出来的,沿着黄河风情线东行,骑一阵车,遇到人多的地方,就下来走,到市民广场时,这一路上就捡满了一袋瓶子了。说到这里,老人仿佛颇有“成就”感地指指自行车后座上那一大蛇皮袋的“佳绩”,兴奋地说,“一百五六十个呢,加上包里的这些,快两百个了,等会再顺着黄河风情线下去,到西湖公园捡上些,就有三百多个了。一个瓶子平均按6分算,就近二十块钱呢。”说到家里的情况,老人刚才那股兴奋劲儿一下消失了,他叹口气说,老伴本身没有工作,还有病,2个儿子和2个女儿都买断了工龄,40多岁的人也不好找工作,日子过得都很紧巴。趁我手脚还能动弹,捡瓶子能挣两个钱,这样就可以减少儿女的负担。“我本身就是一个工人,捡瓶子这活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他推起自行车告诉记者,晚上吃完饭还要出来,再沿黄河风情线和西湖公园捡些瓶子。末了,他对记者说,现在这个社会,只要你勤快,就能有饭吃。

  D捡“破烂”为邻里服务

  在绿莹花园小区里,人们每天早晨总能看见一位衣着朴素的老大爷在小区院子里收寻一些小区里其他住户丢弃的东西,不管是空瓶子、破木板,还是小车车、花盆,老人都收集在一起。其实,老人每天捡这些“破烂”,并不是为了卖钱,他就是看着白白扔掉了可惜,觉得这些东西在日常生活中还有用处,过日子什么都得有啊。时间久了,小区院里的人都知道“这个老头”有捡“破烂”的习惯,所以,谁家用自行车驼载个什么东西,都要找老人要个塑料绳捆绑,给亲朋好友邮寄个什么东西,也要找老人要个纸箱,还有谁家的柜子摇晃了,就去找老人寻个小木板垫一垫,甚至冬天腌菜压的石头,都要找老人。这些看起来极不起眼的东西,居家过日子备不住哪天就有个急用,可就是一时无法找到,这种事,相信大部分人生活中都遇到过。

  E90后对“瓶子”钱不屑一顾

  随后,记者对50名80后、90后就捡“瓶子”一事进行了随机调查,其结果是,他们根本看不上捡饮料或矿泉水瓶挣来的这点小钱。他们在外面喝完饮料或矿泉水瓶,随手就丢弃了,或放到垃圾箱里,压根就没有想到拿回家积攒起来卖钱这一说。是的,他们这一代人大都是独生子女,那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基本上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正如上面那位老人所说的那样,就知道享受,吃穿都追求高档、名牌。当然,也不完全尽然。但客观地讲,80后、90后这一代人,没有过过父辈乃至爷爷奶奶那种困苦的生活,也不知道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不知道父母在外面打拼的艰辛。当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不可能用父辈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要求他们。但是,我们应该从小培养他们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和思想,任何时候,这个传统的美德不能丢失。

  记者在采访调查中还发现,出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城市这个群体的人中,大多是不会到公共场所捡瓶子的。但他们会将在外面喝完水和饮料的瓶子带回家,积攒到一定的数量,拿到废品站卖掉。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