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举办“甘肃省文化周”(图)
展望
“十二五”加强文化大省建设
组建甘肃省演艺集团、建设一批省级重点文化设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邵明说,“十二五”期间,甘肃在推进戏剧大省建设的同时,还将加强文化大省建设。对此,甘肃省文化厅有很多想法和举措。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文化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和许多有利条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省将组建省演艺集团,建成一批国有骨干文化企业的同时,还将投资建设一批省级重点文化设施,包括新建省文化馆综合楼、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博览中心、人民剧院、长征剧院、扩建甘肃美术馆等;同时建设一批社区综合文化中心,进一步加大送文化下乡、“千台大戏送农村”活动工作力度。另外,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支持敦煌艺术、麦积山石窟艺术等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做大做强以《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为代表的歌舞、影视、戏剧、动漫文化品牌,培育《读者》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
每年创作4至5部重点戏剧作品
《丝路花雨》和《大梦敦煌》已经成为甘肃知名的文化名片,享誉全国。那么,在今后的戏剧创作上,甘肃将如何运用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一问题成为近几天上海采访团记者关注的热点。对此,邵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围绕“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总目标,今后我省将继续按照“敦煌、丝路、多民族”的文艺创作思路,打造一批具有甘肃特色的戏剧品牌。
甘肃的舞台艺术创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被誉为“戏剧大省”,除了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秀剧目外,还有话剧《在康布尔的草原上》、陇剧《枫洛池》、歌剧《向阳川》等一批优秀作品。进入新世纪以来,甘肃舞台艺术创作硕果累累,创作演出了60多台优秀剧目,多部剧目在全国“五个一”工程、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文华奖评选和中国戏剧节等全国性评奖中获得殊荣。
在甘肃现有的戏里面,《丝路花雨》《大梦敦煌》《敦煌神女》《敦煌韵》等都是围绕敦煌题材进行创作的,事实证明,只要用得巧,相同的题材也可以酝酿出风格截然不同的好戏。邵明表示,今后,我省在戏剧创作上将继续立足地域文化资源优势,按照“敦煌、丝路、多民族”的文艺创作思路,着力推出一批突出敦煌文化、丝绸之路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展示甘肃特色文化资源优势的优秀剧目。“十二五”,我省将推进戏剧大省建设,每年将扶持创作4至5部全省重点戏剧作品。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热点 一批
【高清组图】张掖:64.1万盆菊花盛开街头喜迎艺术节 2011-09-20 | |
“甘肃省文化周”10月亮相上海国际艺术节(图) 2011-09-20 | |
敦煌韵·丝路情助阵上海国际艺术节(图) 2011-09-20 | |
兰州:辛亥革命100周年社区艺术节活动开始报名 2011-09-20 | |
兰州社区艺术节30日开锣 十大活动提供展示自我 互相交流的舞台 2011-09-19 | |
中国民间收藏博览艺术节引来罕见奇石 1.5吨和田青玉籽料亮相金城 2011-09-16 | |
甘肃文化产业园区效益初步显现 2011-09-12 | |
“国际华人艺术节” 甘肃省女高音歌唱家摘金 2011-09-05 | |
“九粮液之夏”竹笛艺术节将在兰州举行 2011-08-18 | |
陇上文事:甘肃文化社精心打造系列丛书《新农村·新生活》 2011-0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