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公路建设突飞猛进。截至2015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超过14万公里。
随着公路里程的不断延伸,加大公路安全防护工程建设,确保群众安全出行,显得越来越重要。
2013年1月,交通运输部启动了“平安交通”创建活动。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要求,省公路管理局近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平安公路”养护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平安公路质量管理年百日竞赛”活动、创建“平安公路”大干150天竞赛活动等专项活动。
无论哪种形式的创建活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全力打造平安公路,确保公众安全出行。
通过一系列竞赛活动和有效举措,全省公路安保设施不断加强,养护质量明显提升,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平安公路”创建取得了积极成果。
加大安保工程建设,保障公路运营安全畅通
记者从省公路管理局了解到,“十二五”以来,我省共投资766亿元,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5171公里,现有国省干线公路中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到70%;投资411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5.89万公里,全省82%的建制村通了沥青(水泥)路。
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是公路部门的神圣使命。在加快公路建设的同时,省公路管理局高度重视公路安全防护工程建设,加大投入,修建安全防护工程,排查安全隐患,加固危旧桥梁,提高公路安全运营能力。
据介绍,“十二五”以来,我省投资9.78亿元加固改造桥梁732座、隧道4座,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优良路率分别达到99.5%和74%。投资7.76亿元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87万公里,重点设置防护设施和中央隔离设施,并完善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桥梁限载标志牌和信息公示牌;投资1.6亿元实施灾害防治工程739公里,有效提高了公路抗灾能力。
自2013年启动“平安公路”创建活动以来,省公路管理局先后组织三次“百日”专项整治活动,将交通流量大、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响强烈的重要路段作为整治重点,排查整治公路安全隐患路段11500公里。仅2015年开展的“平安公路大干150天”活动中,各单位积极开展了公路安全隐患全面排查治理,共增设示警桩2281根、标志牌1327块,渠化平交道口3225处,新增波形梁护栏53196米、防撞墙24985米、防撞墩1924块,公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强化公路专业养护,提高公路管理养护水平
夏秋时节,每当我们行进在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上,都能看到身着公路养护服的职工,顶着炎炎烈日,在辛勤地养护着我省每一段公路。
正是一代代陇原公路人,坚守岗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忙碌着、奉献着,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谱写精彩乐章……
多年来,面对养护资金严重不足与养护任务日益繁重之间的矛盾,我省公路养护部门在精准养护上狠下功夫,做到了公路养护因路施策、对症下药,实现了公路养护效益最大化。省公路管理局设置公路养护数据中心、省级交通量调查中心和路网监测省级重点实验室,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各类公路养护数据进行系统研究。加强预防性养护,采取事前、事中、事后多层次控制措施,极大地降低了养护成本。大力引进和推广各类新型养护机械设备,公路日常养护基本实现了标准化、精细化、机械化,路况水平保持了良好状态。
“十二五”期间,创建标准化养护路段、平安公路示范路段1.1万公里;投资68.3亿元,实施预防性养护6395公里、养护维修工程4394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公路部门立足省情和路情,深入实施“科技兴路”战略。加强甘肃公路养护研究院、各级公路试验室等行业内部科研机构建设,搭建起产学研一体的科技创新平台。在黄土地区公路路基路面修筑技术、公路生态系统建设等科研项目上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公路部门研发的XAC-10高粘薄层沥青混合料在高速公路养护中成功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大力推广公路养护“四新”技术,近年来,沥青热再生、冷再生、橡胶沥青、超薄罩面等技术在全省得以广泛运用。“十二五”期间,完成省级公路科技项目12项、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项;全省普通干线公路路面旧材料回收率达到95%,循环利用率达到60%;高速公路路面旧材料回收率达到100%,循环利用率达到85%。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