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候语”折射岷县农村新变化
本报通讯员马海霞
过去在农村,大家见了面,最爱说的话就是“饭吃了吗?干啥去?今年收成好不好?”可如今在岷县,农民见面说的“问候语”大多是新话题,这些问候语句句彰显新农村的新变化,反映出农民对新生活的新追求。
“拿证了吗?”
岷县清水乡刘家村农民刘孝忠,去年和妻子到新疆务工,一年挣了6万元。这得益于他在政府组织的免费培训中通过了技能鉴定。有了“绿卡”,务工收入比以往增加了20%。时下外出务工农民回乡,互相见面问的最多的就是:“拿到技能等级证了吗?”
近年来,岷县依托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整合培训资源,根据农民的务工需求,推出适合农民的“菜单式”技能培训方式,调动学教双方的积极性,提高培训的实效性,让农民自主选择专业和时间,达到了最佳的培训效果。去年该县培训农民工2万多人,有将近1000名农民工通过了职业技能鉴定。
“评星了吗?”
秦许乡上阿阳村农民於炳强从事建筑业多年,热心公益事业。去年在乡里的五星文明户评选中被群众评为“五星文明户”。於炳强喜不自胜地告诉我们:“不光要赚钱,更要‘追星’。”
该县把文明户的评选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力开展“五星文明户”、“和谐家庭”、“好媳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充分利用乡镇文化站、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阵地,对农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在各项文明评选活动中,严格按照“户申报、社评定、村审核、张榜公布、乡镇审批备案”等程序进行的,标准高,框框硬。想要挂“星”,就得按“星”的规矩办。村民总结说:“星星门前挂,胜过人说话;脸上有光彩,村民人人夸。”
“考驾照了吗?”
近日,笔者采访正在练车的寺沟乡立林村农民张喜个,他笑着说:“这两年赶上了好政策,2014年刚住上了新房。现在看到很多朋友、同学都买车了,生活过得很滋润,就与父母商量,先学车,等把驾照拿到手,也就可以买车了。”
近年来,岷县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大力推进乡村公路“村村通”建设,面包车、小轿车穿梭于公路田间,不少养殖专业户,外出跑生意都是自己开车去。如今农户一家老小都争着考驾照,买车已成为农村新时尚,这样既节约成本方便出行,还可以满足自身的生产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