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里来了好干部
——记临夏县新集镇杨坪村第一书记娄廷伟
本报记者邹海林
他一年驻村300多天,一驻就是3年;他的穿着像农民,说着地道的临夏话,和联系点联得紧、联得深,把双联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上。群众都说,他是“省里来的好干部!”
他,就是省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处长、临夏县双联扶贫领导小组副组长、临夏县新集镇杨坪村第一书记娄廷伟。
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是联系临夏县的省级组长单位,又是临夏县麻尼寺沟乡赵家村、新集镇杨坪村、土桥镇重台塬村的联村单位。基于此,双联行动伊始,省人大常委会机关便派出善于做农村工作、善于沟通协调、善于创新经验的财经委处长娄廷伟到临夏县开展工作。
作为省里来的双联干部,娄廷伟一竿子插到基层一线,走东家、串西家,访民情、察民意,很快跟乡亲们打成了一片。
“发展是头等大事”,娄廷伟说。他是一名从临夏县农村走出去的干部,如今回到家乡的土地上,心里有着为父老乡亲做些事的迫切愿望。娄廷伟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从项目帮扶入手,累计争取资金400多万元,实施杨坪村道路硬化工程,水泥路铺到了农户家门口;积极争取农业、水利、林业、畜牧等项目资金300多万元,扶持群众发展旱作农业、特色林果业、畜牧养殖业,办起了布鞋加工点;先后争取危旧房改造资金500万元,帮助200户住房困难家庭改造了住房。
杨坪村基础条件改善了,富民产业发展起来了,娄廷伟把帮扶工作的着力点又聚焦到土桥镇重台塬村。经向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汇报衔接,与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扶贫办等部门协调联系,由临夏县委县政府谋划对接,总投资1045万元的重台塬村道路硬化、文化广场及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危旧房改造、布鞋加工厂建设、圈舍改造、庭院经济建设、荒山绿化、人饮工程提升改造、村容村貌整治等9大项目今年全面推开,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明显加快。
娄廷伟常说的一句话是,履职就要尽责,想的最多的事是如何帮群众富起来。
在产业扶贫中,针对群众观念陈旧、技术落后的“短板”,娄廷伟出谋划策,学习取经,组织镇村干部及农户代表到和政县城关镇三谷村,考察甘肃泰祥三谷生态养殖产业园,观摩学习产业园运作模式、牛羊集中养殖技术、青贮饲料种植加工技术以及树莓、优质饲用玉米、油菜种植等先进经验;到通渭县和渭源县,学习考察散养家禽基地建设情况;到静宁县原安乡坷老村和齐梗村,学习考察巴马香猪的集中养殖和散养基地建设情况;到张掖市甘州区,观摩学习特色种植和规模养殖产业化、科技化、循环化、优质化的“四化”模式,使大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找到了差距,明确了方向,蓄积了比学赶超的新动能。
围绕发挥省级双联组长单位的统筹协调功能,娄廷伟当好联络员、协调员,凝聚省州县联村单位的合力,全力落实中草药产业发展、畜牧养殖、道路硬化、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文化图书室建设等项目资金330多万元,为联系点贫困村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资金支撑。同时,娄廷伟还积极牵线搭桥,引来青海瑶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临夏星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临夏县刁祁乡龙泉村试种树莓200多亩,开启了“政府扶持、企业支撑、农户参与”的产业扶贫新模式。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