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知】
国家卫健委发布热点提示——
重污染天气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杨迪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了《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天气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热点提示,告诉大家在出现重污染天气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天气危害健康
释义:污染天气是指在无风、逆温和高湿等不利气象条件下,污染物在空气中堆积导致的空气污染现象。重污染天气一般是指空气质量指数大于200,即环境空气质量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程度的空气污染现象。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天气俗称“雾霾”。可能发生重污染天气时,地方政府将发布预警信息。
大气中的PM2.5为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所有颗粒物的总称,其直径约为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PM2.5在大气中可以停留较长时间,不容易去除,且能吸附多种有害物质,容易被吸入呼吸道深部,某些组分还可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
当前,我国不同地区PM2.5的来源与构成有所不同,PM2.5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燃煤排放、机动车尾气、垃圾焚烧、农村秸秆燃烧、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此外,露天烧烤、食物烹饪以及森林火灾、火山喷发等也会造成空气中PM2.5的积聚。室内PM2.5除来源于室外空气污染外,室内吸烟、食物烹饪也可使室内PM2.5浓度升高。
重污染天气对健康的危害包括急性和慢性两种
释义: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天气的急性危害主要表现为短时间内吸入污染物引起的咳嗽、咽喉痛、眼部刺激等症状。重污染天气还可诱发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或病情加重,必要时应及时就医。
慢性危害主要包括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长期持续的重污染天气可增加哮喘、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及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重污染天气也可影响人的情绪。
出现重污染天气时,要做好个人防护
释义:公众要关注当地的重污染天气预报预警信息。
出现重污染天气时,应尽量减少暴露,主要措施包括:
1.公众应减少户外活动。
2.儿童、孕妇、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3.应及时关闭门窗,不要在室内吸烟。此外,还应避免烹炸等可能加剧室内空气污染的行为。如室内未安装新风机,应根据当地的空气污染情况,尽量避开污染高峰时段,每天开窗通风1次-2次,每次10分钟-20分钟。如室内人员较多,空间较小,则应适当增加开窗次数。
4.如有条件,可使用空气净化设备。
5.如必须外出,应尽量减少室外活动的时间和强度,并佩戴合格的口罩;外出回来及时清洗面部及裸露的皮肤。
相关新闻
- 2018年12月03日冷空气本周再度来袭 兰州再遇沙尘天气 最高温将跌至-1℃
- 2018年12月01日未来几天甘肃省将有降温降雪天气
- 2018年11月30日【周末天气】冷空气又来 兰州气温将下降6℃-8℃
- 2018年11月28日兰州市浮尘天气有所缓解 市民外出仍需防范 交警支招驾车技巧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