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胡亚权:我就是《读者》的一个老编辑

 2019/01/06/ 00:33 来源:每日甘肃网 李杨

  读者来信(左)及胡亚权部分回信复印件。

  读者互动,一路走来趣事多多

  在胡亚权的资料收纳盒中,读者来信和胡亚权手书回信就有着厚厚一摞。

  “当时有很多读者会给我们编辑部写信,最多的是一些文学爱好者,来咨询怎么读书?写好的文章怎么发表?还有一些当时的青少年朋友写信来反映一些自己青春期在学习、生活当中的一些困惑,我们编辑部的同志们都会选择一部分信件进行回信。其中我记忆比较深的是有一位天津的小朋友(当时仅10岁)写过一封信,信的大致内容就是‘我每天背着十来斤的书包去上学,我每天感觉很辛苦,很不想读书上学……’我们编辑部就赶紧给回信,给她讲了一些道理,告诉她还是要好好上学、好好读书。这样事情有很多很多……”胡亚权笑着说到。

《读者文摘》创刊号封三刊登的流行歌曲。

  “当时我们为什么会在封三的位置刊登流行歌曲呢?”胡亚权告诉记者:“主要是因为郑元绪是个爱唱歌的人,所以当时就将封三的位置留给了流行歌曲。你看,《读者文摘》创刊号就是《乡间的小路上》,我们刊登的这些歌曲也非常的受读者欢迎。说到这里还有一个笑话,1983年春晚《我的中国心》刚唱完,郑元绪就立刻给出版社的音乐编辑马林楠打电话,请她找省上音乐界的人,把歌曲的简谱和歌词写出来,歌词中有一句听不清,就又打电话到北京询问。后来国内的《我的中国心》就有了两个版本,《读者文摘》版的错了两个字,倒也朗朗上口……后来《读者》停止刊登歌曲时,还有读者来信询问‘为什么不刊登了?’”

胡亚权讲述自己认识《读者》的“三个阶段”。

  认识《读者》,胡亚权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创刊起,我对于《读者》的认识,经历了从‘文章’‘文化’到‘文明’的三个阶段,堪称认识的‘三次飞跃’。这也是我为纪念《读者》三十周年写的一篇小文的一个观点。”胡亚权告诉记者:“文章是指单一、零散、无序的文化碎片。经过《读者》编辑的收集梳理,居然形成一种文化现象。此现象的本质也即文化的本质。至于文明,我理解为,文化之最精华部分被人类各民族沉积下来,传承下来。文明是文化的最高境界,而不是现在所说的不闯红灯、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现象,那是道德上教化上的问题。文明是人类的宝贵遗产;文化是民族进步的福祉,我们希望在继承享用这些前人留下财富的同时,继续为后人留下一些好的东西。这既是办《读者》的初衷,也是《读者》发展的原动力……”

《读者》海外版及部分不同时期读本。

  因工作调动,胡亚权在1985年初从《读者》杂志社调任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先后组织了《一千零一日》(纪伯伦)、鞠萍姐姐讲《安徒生童话全集》、《谚海》等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图书,同时创办了幼儿读物《妈妈画刊》,改刊《故事作文月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994再回《读者》任杂志社常务副主编并主持工作,和彭长城一起对《读者》杂志的再次发展做了组织、策划工作,强化《读者》品牌,策划组织了征集刊徽的活动,确定了读者标识logo;开始了大规模的广告经营;以“希望工程”为起点,读者杂志社承担社会责任,策划组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开展了向全国优秀教师赠书和“保护母亲河”的绿化捐款的系列公益活动;2000年与有关单位合作出版了《读者盲文版》《读者维文版》。在这期间,胡亚权对《读者》杂志编辑部的流程动态管理和制度建立、电子化排版做了重要的组织工作,对提高《读者》的品位和质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领导管理工作,搭建了编辑加经营的发展平台,使《读者》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期……

  2001年,胡亚权从《读者》岗位上退下来,又创办了图片杂志《读者欣赏》……胡亚权退休后,依然心系《读者》,积极建言献策、奔忙劳碌。

  有人问他“对于《读者》而言,如何定位自己”,他笑称:“《读者》杂志一个老编辑。”

  在家中,胡亚权和老伴经常会翻阅着旅途中所拍摄的照片。

从给读者用毛笔写回信开始,胡亚权一直保持着练习书法的爱好。

  每人一碗黑芝麻糊,相伴着胡亚权和老伴每个清晨。

  【延伸阅读】

  胡亚权1944年3月13日生于甘肃武威,1968年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毕业后参加工作,并于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12月在解放军5385部队安西农场服役,1969年4月调至甘肃省农宣队金塔分队,1971年调甘肃人民出版社工作,历任读者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开发部主任、少儿社总编辑、读者杂志社常务副社长、读者杂志社顾问等职务,2004年12月,任甘肃省政府参事,2012年3月退休。作为读者杂志的创办者,胡亚权先后获得多项荣誉。1989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科学技术进步奖(四等奖共同获奖),1992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获得中国版协中国编辑学会“首届全国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奖”,2004年获得中国版协“全国第五届百佳优秀出版工作者”荣誉称号,2008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荣誉纪念章”,2009年获得甘肃省委宣传部“60年60人感动甘肃人物”荣誉称号。

  《读者》作为一个期刊文化品牌,在创刊时就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从1981年创刊至今,《读者》为促进我国和谐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发挥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读者》杂志也实现了骄人的经济效益。《读者》杂志的成功,也带动了整个公司的发展,2015年,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成为国内“期刊第一股”。目前《读者》微信用户达413万,刊物月发行量500万册,累计发行近20亿册,品牌价值达302.23亿元。《读者》杂志的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及广大读者的认可和赞誉。1998年——2001年连续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一、第二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奖,1999年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1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认定为“双高”(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期刊,2003年再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2005年又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2010年,《读者》杂志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首次设立)。2018年1月,《读者》再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