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兰州市两会"民间一号提案"引共鸣:物业服务与收费不对等 居民难成真正业主

 2019/01/10/ 08:52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记者欧阳海杰 刘有中

本报“民间一号提案”引发各界共鸣

小区住户:物业服务与收费不对等,居民难以成为真正业主

行业协会:物业管理规范化,还需相应制度或者准则来约束

本报兰州“两会”“民间一号提案”报道

  新闻回归:

  【兰州市"两会直通车"】市民建议:希望物管条例能真正"落地"惠民

  收费标准不明晰、服务态度差、业主难以享受应有权益等问题愈加凸显。对此,很多市民建议,希望已颁布实施3年的《兰州市物业管理条例》能够真正“落地”,让广大业主在一些常见的电梯、户外广告、停车位等小区公共收益中享受到属于自己的权益。>>>>>>详细

  1月9日,本报“两会直通车”面向市民征集的“民间一号提案”《希望物管条例能真正“落地”惠民》刊发后,引发不少小区业主的积极回应,并纷纷参与到物管问题的讨论当中。其中,很多业主提出,如今的物业服务与收费不对等,业主们该交的费用一分也不少,但多数时候还要受物业的“气”,并没有真正体会到城市“主人翁”的感觉。

  物业公司只注重“管理” 却忽视了“服务”职责

  “如今不少物业公司责任意识严重缺失,一旦小区业主出现拖欠物业费的现象,物业公司第一时间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用停水、停电等手段来逼费,更甚者则是直接撤离,完全不顾业主的感受。”城关区嘉峪关东路罗马世家的业主许先生看到本报“民间一号提案”关于物业管理的报道后,特地通过本报热线96555向记者谈看法,他说,去年4月份他们小区物业公司便突然撤离,导致小区垃圾遍地,严重影响了小区业主的正常生活。许先生表示,对于这种不负责任的物业公司,就应当列入企业诚信“黑名单”,并且给予严厉处罚。

  “希望兰州晨报的报道能引起兰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市民雒先生是一名小区业主,他曾在物业公司从业。1月9日,雒先生在朋友圈转发本报“民间一号提案”的报道后评论道:在一个小区里,居民都难以成为一名真正的“业主”,更何谈城市“主人翁”的体会。雒先生说,他居住过两个小区,都在充水、充电方面私设限制规定,以此来“逼”业主缴纳物业费用。对于这种“绑架”行为,希望兰州市相关部门及时进行管理。

  当日,家住城关区东岗镇一小区的齐先生在看到本报“民间一号提案”的报道后,谈及了小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使用。“业主在买房时就缴纳了维修资金,但每到用时,物业公司却是各种推诿托词,眼看着房子一到雨天就漏水,却一点办法都没有……”魏女士曾遭遇过房顶漏水,当她找到物业公司希望解决问题时,物业公司却以拿不到其他住户们的签字和授权为由推诿了整整半年,最后只能草草修补了事。

  物业企业需要相应的制度或准则来约束

  百姓事无小事。物业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兰州晨报的‘民间一号提案’提得很及时,也很好,规范物业服务,不仅是政府部门应该关注的,也是行业协会的主要抓手。”甘肃省物业管理行业协会会长杨民召说,物业管理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要做到标准化、规范化还需要相应的制度或者准则来约束。

  杨民召表示,2018年12月1日起新修订的《甘肃省物业管理办法》取消了物业资质,这让物业准入的门槛更低。根据摸底调查,全省目前有物业管理公司2320家,从业人员19万-20万人。但物业公司管理的面积与企业的收入相比差距较大,一般来说,一个稍有规模的物业公司管理1万平方米就可以保本,但兰州的现状是很多物业公司管理的范围超过1万平方米,且在经营过程中往往是入不敷出,收费不多与服务差就成了恶性循环。

  “物业公司服务跟不上,与业主们的矛盾就多,这也是现在物业管理中的一个痛点,如何打通这个痛点,就是我们下一步要具体实施的。”杨民召认为,“民间一号提案”最能反映出老百姓的心声,也是给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中肯建议,后期根据业主们反映的情况,省物业协会也会根据实际调研,向上级主管部门递交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或者意见。

  物业各种收益公开透明,结余款返还给业主,在外省,有些物业小区给业主发红包发福利,这个举措也让兰州的广大业主们“心里痒痒的”。“民间一号提案”提出了物业公司应对公共收益收支进行公示,兰州市物业协会会长张勇表示,对于物业公司来说,这是应该做的而不是让业主来要求的。

  “为什么很多物业公司不公示收支,主要是没有相应的准则或者机制来约束,公示与否都无关紧要。”张勇说,从实际情况看,兰州市的物业企业在服务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物业公司对公益收益闭口不谈,加深了物业与业主的矛盾。作为兰州市物业协会,也在积极探讨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物业与业主建立和谐关系,让物业服务更好,让业主满意度更高。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欧阳海杰 刘有中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