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社会新闻

【我和我的祖国】朱彦鹏:和土木工程打交道34年

 2019/01/18/ 08:24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记者夏苗

朱彦鹏:和土木工程打交道34年

朱彦鹏

  朱彦鹏,兰州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负责的“西部恶劣环境下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研究”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及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和土木工程打交道的34年来,敢于迎难而上的性格,让他攻克了不少科研难题,为甘肃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不少贡献。他始终秉承一个信念:工程上没有正确的解,但有更好的解,所以要追求最好的解决办法。

  “认准一件事,要做就一定要做好”

  1978年,18岁的朱彦鹏成为庆阳宁县的高考状元,被当时的甘肃工业大学(现兰州理工大学)的土木专业录取。从对这个专业完全陌生到产生浓厚兴趣,朱彦鹏说要归功于他的理论力学张润生老师,张老师课讲得非常好,概念清晰,让他明白了土木工程专业有多重要,发展前景很好。“我有个习惯,认准一件事,要做就一定要做好。”朱彦鹏说,从那以后就对土木工程感兴趣了,从开始到毕业他一直保持成绩全年级前三名。

  198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朱彦鹏回到母校土木工程系开始任教。当时他的关注点就放在科研方向要跟西部发展建设紧密联系。当时在土木工程方面做结构研究的人很多,但触及岩土和防灾方向的人极少,发现到这一空白点,他就开辟岩土方向的研究,从建筑的深基坑开始做,再到滑坡、泥石流的防治,湿陷性黄土的高填方研究,从实践证明可以看出,这些空白领域的研究突破,对于建造飞机场、造地、高速公路建设等都有重大意义,朱彦鹏发现了这个科研增长点,带着学院一大批人朝这个方向发展,现在这也是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特色所在。

  “削山填沟造机场,让不可能成为可能”

  朱彦鹏已经在土木工程这个领域工作了34年,研究方向始终紧紧围绕西北地区的开发建设,“我们这里多山丘,要发展经济,基础建设必须跟上,这就得平地,并且解决之后可能出现的沉降、滑坡等一系列灾害。”也正是这些年来西部开发的契机,让朱彦鹏这个敢于挑战的人发现更多科研新领域。

  陇南成县机场就是朱彦鹏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创新成果的范例。陇南多山地,想找到一块具有5公里跑道的平坦地形非常困难,2012年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提出,准备在成县附近的丘陵地带削山填沟建造机场。朱彦鹏带着七八个学生在陇南呆了一年半,夜以继日反复进行实验、查找资料,最终攻克了这一难题,解决了用粉质黏土填充可能造成的地面沉降以及边坡不稳定的难关。

  现在成县机场已经通航一年,根据无线发射监测的数据显示,机场运行情况一切正常。朱彦鹏所带领的团队也出了应用于这种建设的高填方分析与稳定性的专著,并且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技术。至今朱彦鹏还清楚地记得,2018年3月成县机场正式通航时,场面非常壮观,周围有4万人赶来观看,陇南很多人是第一次见到飞机。

  “踏踏实实做事,不要好高骛远”

  “我们学的东西就是要跟着地区经济发展建设这个主战场走,现在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有没有能力发现它并解决。”朱彦鹏说,随着西部大开发脚步加快,现在工程建设上,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并为其他类似项目服务,那才是科学研究的价值体现。做得越好信心就越足,也许有时不能解到正确,但要追求解到更好。

  由朱彦鹏负责的“西部恶劣环境下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研究”入选2013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及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018年获得滚动支持。这也印证了朱彦鹏是一个敢于突破的人。

  年近花甲的朱彦鹏说:“我在学院经常给年轻人讲一句话,不要觉得自己已经很有成就,即便是他本人也没什么了不起,踏踏实实做事,不要好高骛远,永远保持危机感才能走得更远。”

  “今后我要做的是把研究的东西留下来,让这些理论转化成对社会有用的生产力,不要让后人再做重复研究。这也就算我这辈子没白学、没白干。”

  文/图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记者 夏苗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