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我和我的祖国】王一航:37年的“洋芋人生”

 2019/01/24/ 08:35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记者武永明

  育种站一干就是26年

  王一航37年的“洋芋人生”,其中26年是在会川镇马铃薯育种站的农田里度过的。

  1982年他来到会川镇马铃薯育种站工作后,就把五竹镇的老婆孩子也接到了会川镇,这里成了他的新家。

  26年中,他先后参加和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马铃薯科技项目20多项,相继选育出陇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12个,在甘肃全省以及宁夏、新疆、青海、陕西、四川等周边省区累计推广4000余万亩,帮助农民增收50亿元,为促进我省乃至西北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抗晚疫病育种和高淀粉育种研究方面,分别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主持建立的马铃薯种薯高效低成本脱毒快繁技术体系和脱毒种薯推广网络,开创了甘肃省马铃薯脱毒繁种产业新局面。

  王一航坦承自己也是个农民,总是把农民的喜好纳入育种目标,将农民的评价作为品种评价的重要标准,他的努力也赢得了农民兄弟的信赖,先后搞了300多场次培训班,培训农民3万多人次,发放技术材料10万份,大家亲切地称他为“王洋芋”。

  丰硕的科研成果也为王一航赢得了诸多荣誉:甘肃省科技功臣、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甘肃省“新中国成立60周年感动甘肃人物”、农业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等荣誉称号……

  2008年,他才把自己位于会川镇育种站的“办公室”搬到了黄河岸边的省农科院。

  但荣誉并没有让王一航停下脚步,给农民做培训、向外推销洋芋都是他喜欢干的事,即使是退休在家,他初心未改:“只要需要,我还会继续我的马铃薯研究,为甘肃马铃薯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辈子欠老伴太多了

  王一航说,他今年71岁,老伴比他小6岁,今年也65岁了,是渭源县另外一个乡的,在媒人的介绍引见下,他们俩只见了两次面就结婚了。那是1974年的事,当时双方家里都很穷,她也没要什么嫁妆,就嫁给他了。婚后一年,大女儿出生了,他整天忙工作,没时间精力顾及家庭,家里的脏活累活都是她的,给他做饭洗衣服,还要带孩子,每天忙得跟个陀螺似的,的确很辛苦。直到1999年二女儿在兰州上大学那年,老伴才把家搬到兰州。

  “老伴是我家里的大功臣,照顾我的生活,拉扯两个孩子长大,而且双双考上大学,这都是她的功劳,我这辈子欠她的太多太多了。年轻的时候家里困难,经济上不宽裕,再加上我忙工作没时间陪她,跟着我没享上啥福。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我也退休有时间了,可她身体不好,一年要住两三次医院,想带她出国见见世面,可她晕车无法成行。甘肃省科技功臣奖给我的60万元,20万元给了团队,20万元给了研究所,20万元自己支配,我拿出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给老伴买了几件衣服,这是结婚后第一次给老伴买衣服,也给了她两三万元,让她爱怎么花就怎么花,享受一下有钱花的感觉。可她过惯了苦日子,一直舍不得花。这辈子很少给她说‘我爱你’三个字,但心里面一直默念着她的好!”王一航如是说。

  2018年9月王一航正式退休后,过起了“有事”才到单位的空闲日子,每天8点起床后行走15000步,回家洗漱用过早餐后到附近的菜市场买菜,并和老伴一起带两岁多的孙子,这是他退休后每天的“功课”。下午天气好的时候外出晒晒太阳过着悠闲舒适的日子,但他的心里仍割舍不下洋芋。

  文/图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首席记者 武永明

首页  上一页  [1]  [2]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