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关注甘肃“两会”】李莉委员:加大支持力度,让改制地方戏曲院团焕发生机

 2019/01/29/ 23:58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 宋菲菲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宋菲菲

  “缺乏资金投入、演出设施陈旧、演出场地缺失,人员待遇偏低,艺术人才流失严重,致使转企改制地方戏曲院团生存问题比较大,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况。”面对这一现实情形,省政协委员李莉提出,“政府对小众的戏曲艺术要‘扶上马送一程',加大经费投入,增强改制剧院生存环境和后续发展能力,让地方戏曲也有春天”。

  “甘肃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拥有陇剧、秦腔、花儿等剧种,地方特色浓郁。”李莉介绍,甘肃的有些剧种自我创新后能得到观众认可和喜爱,可以适应市场并发展壮大,但是,由于受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改制后的文艺院团因缺乏资金投入,演出设施陈旧、演出场地缺失,人员待遇偏低,艺术人才流失严重,急需的优秀艺术创作、表演和管理人才无法引进;一大批具有丰富舞台表演和创作经验的人员已经退休,一些艺术行当(如杂技、武功等)因其行业的特殊性导致从业人员越来越少,特别是高、精、尖和特殊行当艺术人才成为了制约艺术院团发展的瓶颈。

  李莉告诉记者, 2012年甘肃省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省歌舞剧院、省话剧院、省秦剧团、省京剧团、省杂技团、省曲艺团6个省直院团随之进行了改制,成为了省属大型国有独资文化企业,实行了企业化管理。这些地方戏曲艺术剧院受地方文化和观众群的限制,市场并不乐观,只能保护性传承,该保护就要妥善保护好。同时,人民群众文化消费方式呈现多样化和市场化特点,消费费方式的转变使得舞台表演艺术有效消费需求不足,院团演出市场被现代文化消费方式严重挤压,生存空间大大缩小,改制院团的生存发展极为艰难。

  为挽救曾做出很大贡献、地方特色浓郁的剧种,李莉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政府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改善转制艺术院团人才培养和剧场运营条件以及演职人员的生存条件,支持转制院团的正品、精品创作,激发他们服务人民、传承艺术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党和政府的宣传窗口。

  二是提高政府购买力度。对转制院团送文化下乡、扶贫巡演、校园演出等活动给予政策倾斜,提高院团的社会地位,使演职人员在获得感中增强文化自信。

  三是加强人才引进工作。畅通引进优秀戏曲专业人员通道,在引进优秀紧缺艺术人才的同时,确保优秀人才的待遇,留住稳定人才。

  四是转制艺术院团要深化内部改革。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院团各方面的积极性,使院团自身焕发出生机活力。

  李莉称,地方戏曲院团承担地方戏曲传承、保护、发展的任务。李莉建议,进一步落实转企改制院团改革发展的各项配套政策,政府加大对转企改制文艺院团扶持力度,特别是地方戏曲后备人才的培养。只有在政府、院团与社会大众共同努力下,地方戏曲才能有春天。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