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棚种植户正在对杏树进行疏果。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兰天 通讯员 朱元军 文/图
人勤春来早,田间农事忙。3月9日,记者来到崆峒区白水镇史家沟村反季节水果示范点,看到成片的日光温室与山川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画。此时,大棚里郁郁葱葱、春意盎然,花红果绿、色彩斑斓的反季节水果杏子、桃子挂满了枝头,一片喜人的丰收景象。
走进大棚内,反季节水果种植大户朱军民正忙着给杏树疏果,他一边疏果一边告诉记者:“看树定产,分枝负担,均匀留果,只有科学合理地疏果,才能减少养分消耗,提高坐果率和水果的品质。”朱军民是一个善思考、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经过多年的反复试验、嫁接、改良,培育出了优良的反季节水果新品种,成为种植反季节水果的行家里手。望着枝头的果子,他对记者说:“自己由原来种植一个反季节水果大棚,发展到现在的6个大棚,种植反季节水果不但要把握好品种、季节、水肥等技术要领,更重要的是依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撸起袖子加油干出来的。”

大棚种植户正在对桃树进行疏花。
记者了解到,白水镇史家沟反季节水果示范点,位于312国道辅线以南,交通便利,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优越,是白水镇唯一一个反季节时令水果生产基地。该示范点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支持,建成了桃、李、杏反季节时令水果生产基地100亩,日光温室12座。目前,反季节时令水果长势良好,预计4月下旬陆续上市,总产量将在4万斤以上,单棚产值在3.5万元左右,单棚净收入达2万元以上。
相关新闻
- 2019年02月21日【新春走基层】民勤蔡旗镇:反季节蔬菜俏销四方(图)
- 2018年12月23日11月份甘肃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分析 水果制品不合格率高达10%
- 2018年12月12日冬日果园风展党旗如画
- 2018年11月25日【改革开放40年】宁县:果农融入现代产业体系 高额分享“三变”改革红利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