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西部地理】陇东回中道:解读2000多年前的一段丝绸古道

 2019/03/15/ 09:41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记者 刘小雷

陇东回中道:解读2000多年前的一段丝绸古道

两种观点的回中道路线示意图

泾川回中山

陕西陇县固关镇

  回中古道南起千河河谷,北出萧关,是关中平原通往陇东高原的交通要道,将整个长安通往西域的萧关古道贯通,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通往河西、西域的交通干道。

  1“回中山·回中道·回中”有何关联?

  2019年2月下旬,记者在平凉市泾川县采访时,在泾川县城西的一座大桥上再次观察了“泾汭分明”的奇观:在一座如艨艟巨舰劈波急进的山峦前,从左侧的川道上流过来的泾河支流汭河和右侧远道而来的泾河在山前的浅滩上汇合在一起,奇特的是它们在交汇的地方有明显的分际,左侧的水色清亮,右侧的水浑黄。

  那座气势雄奇的山就叫回山或回中山,当地人叫它王母宫山,大名鼎鼎的王母宫就在山上。

  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回中山·回中道·回中”,三个名词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呢?

  回中山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一座文化名山,同行的当地学者魏海峰说,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回中山名闻天下,与回中古道有着密切关系。康熙年间编纂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提到这座山时是这样说的:“回中山,在州西三里,脉自昆仑来,上有王母宫,下临泾水,一名王母宫山。周穆王、汉武帝尝至此。”周穆王与西王母欢宴于山阳瑶池。临行,对山爱不忍舍,一再回头观望,得名。周穆王与西王母的故事,本来就是神话传说,难道来的就是回中山吗?想来应是后人的一种附会。“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曾在泾川生活多年的李商隐写下这样的诗句,与回中山上历史悠久的西王母祖庙有着直接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汉武帝巡行到回中山拜祭西王母,却大有可能。据《汉书·武帝纪》、《汉书本纪》载,公元前112年至公元前90年,在短短的22年间,汉武帝或在雍地祭祀天神,或登临崆峒、北出萧关,或北上甘泉到上郡、五原,或经独鹿、鸣泽,或直抵泾川,共有11次之多的“回中”、“安定”之行。

  还是李商隐,在替泾源节度使,也就是他的岳父王茂元代笔写给朝廷的一封公文中,曾写过“拥戎马于泾上,护田谷于回中”。可见在唐时,“回中”已成为一个被广泛认知的区域性名称。

  唐代咏史诗人胡曾《回中》也说:“武皇无路及昆丘,青鸟西沉陇树秋。欲问生前躬祀日,几烦龙驾到泾州”,清楚地交代了回中就是泾州;毛泽东评点过的二十四史《汉书·武帝纪》篇中,编者解释:“安定,郡名,今泾州县”。从以上史料中有专家推测,从汉代至今,回中、安定、泾州实为一地。

  但在此之前“回中”的概念却宽泛得多。它与“关中”、“汉中”、“秦中”之类名称相类似,泛指秦汉北地、陇西两郡之间的地域空间,又与蜿蜒于陇西、北地至上郡的秦长城有关,大约长城以内的这些地方就是“回中”。

  2200多年前,秦始皇从这里走过,巡视甘肃等地,“回中”一词首次出现。从此后,“回中道”也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秦皇汉武乐此不疲所走的“回中道”,实际上就是一条连接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的交通要道。它又是怎样的走向呢?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