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甘肃网3月20日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李杨)游走急停、进退开合、扭腰送胯、旋转如风……在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九年制学校里,学生们的精彩表演将称为“西部鼓魂”的攻鼓子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今天上午,记者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西部鼓魂”的凉州攻鼓子,近年来在其发祥地凉州区四坝镇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尤其是在凉州区四坝镇九年制学校里,这朵传承之花更是灿烂绽放。

据了解,凉州攻鼓子曾参加电视剧《五千里路云和月》《欢快的石羊河》的拍摄,应邀参加了全国第四届艺术节、丝绸之路节等节会的文艺表演。凉州攻鼓子的发祥地在凉州区四坝镇,曾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了传承和发展这一非遗项目,凉州区四坝镇九年制学校将攻鼓子作为特色教育贯穿在学校体艺与美育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增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认同,从小树立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浓厚的艺术气氛和充满生机的艺术教育活动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非遗资源与学校体艺和美育教学的整合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有别于国家课程创造性地开设好学校课程,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凉州区四坝镇九年制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强教师专业培训,用理论指导实践,成为学校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校外教育活动是对学生开展非遗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对农村普通初中来讲,由于缺乏课程专家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是非遗资源与学校体艺教学的整合走向科学、规范、完善、发展的瓶颈。专家的指导将有力加强非遗资源的研究,便于学校探索与开创体艺教学的新局面。”

相关新闻
- 2018年12月21日武威与兰大联合研究武威金石碑铭 将编纂《凉州金石录》
- 2018年11月30日《凉州讲坛》(第五期)在武威开讲 漆永祥主讲
- 2018年10月11日70位专家学者为“凉州文化”品牌建设把脉
- 2018年10月11日凉州文化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威市举行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