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国字号非遗“凉州攻鼓子”校园再逢春

 2019/03/21/ 09:18 来源:兰州日报 首席记者李超

国字号非遗“凉州攻鼓子”校园再逢春

校园里孩子们学习“非遗”蔚然成风

校园内设立的宣传专栏

  随着大量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民间艺人老龄化、保护资金不足、政策不健全等因素,使得以人的口传身授为主要途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时存在“人亡艺亡”的危险,其中也包括我省国字号“非遗”、有着“西部鼓魂”美誉的“凉州攻鼓子”。20日,记者从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为了传承和发展这一“非遗”项目,地处“凉州攻鼓子”发祥地的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学校将“攻鼓子”作为特色教育贯穿在了学校体艺与美育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最终达到以艺辅德、以艺促智、以艺健体、以艺陶情的目的,更为这项珍贵的“非遗”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多管齐下力促“非遗”扎根校园

  “凉州攻鼓子”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西部鼓魂”,曾参加电视剧《五千里路云和月》《欢快的石羊河》的拍摄,应邀参加了全国第四届艺术节、丝绸之路节等节会的文艺表演。“凉州攻鼓子”的发祥地在凉州区四坝镇,曾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镇有着浓厚的艺术氛围。

  随着大量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民间艺人老龄化、保护资金不足、政策不健全等因素,使得以人的口传身授为主要途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时存在“人亡艺亡”的危险。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学校地处“凉州攻鼓子”“非遗”项目的发祥地,为了传承和发展这一“非遗”项目,学校将“攻鼓子”作为特色教育贯穿在学校体艺与美育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最终达到以艺辅德、以艺促智、以艺健体、以艺陶情的目的,同时增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认同,从小树立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培养潜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鼓励学生自觉参与“非遗传承”行动,并通过校园带动家庭,通过家庭带动社区,通过社区影响社会,从而产生明显的社会效果。

  据了解,为了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同时获得艺术的熏陶,在每年七年级新生入校时,学校都对“攻鼓子”进行广泛宣传动员。然后采取学生自愿申请报名、班主任推荐、授课老师面试确定的办法,组建“攻鼓子”艺术社团,尽量满足学生自身学习“攻鼓子”的愿望和需求,以此推动“攻鼓子”艺术教育的普及工作。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每周开设一节“攻鼓子”校本课,在规定的时间,学生到规定的场所学习,由专门的老师进行教学,做到了“时间、内容、地点、人员”四落实。此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攻鼓子”的积极性,学校在每学期末还对“攻鼓子”在内的所有校本课程,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发展性评价。其中,对教师的评价主要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课堂观摩、调查访谈等形式,对教师执行课程的情况、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作为评优选先的条件之一;对学生的评价则主要由任课教师从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艺术技能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分为A(优秀)、B(良好)、C(一般)、D(还需努力)四类,评价结果记入学生档案。

  该校负责人告诉记者:“‘非遗进校园’的活动让校园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场域,不仅有助于广大青少年认识非遗、增强保护意识,更为重要的是,让非遗在青少年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推进非遗进一步发扬光大。同时,也让非遗有机融入青少年日常的学习生活,实现了非遗保护与青少年文化教育的有机衔接,既有助于青少年近距离接触非遗、熟悉非遗,更实现了非遗在青少年一代身上的继承与发展。另外,以‘非遗’为主题的社团学习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兴趣。曾有一位学生从不主动与教师、同伴交流,在校开展了民间艺术活动后发现他特别喜欢‘攻鼓子’活动,并表现出超凡的能力,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后来,他不仅能很快地掌握多种方法,而且还能从老师提供的范例中找出规律,自己编出图案来。一段时间下来,他成了学校‘攻鼓子’活动小能手,常常得到老师和小朋友们的称赞。这使得他自信心倍增,渐渐地人也变得活泼了,尤其是当同伴向他请教时,他能认真地示范和讲解。这一系列的措施,激发了学生自主参与学校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艺术课程的积极性,进而在学校课程课堂中能乐于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此外,四坝镇本地民间的“攻鼓子”活动近年来也开展的红红火火,许多学生家长也成为了活动的积极分子,为学生学习“攻鼓子”营造了一个有利的课外学习环境。学校还把许多有技能的家长请进学校向学生展示“攻鼓子”,请教“攻鼓子”的动作技能。开展互动式的家校同乐、同学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乃至教师的技能。可以认为,在“攻鼓子”引领下的艺术教育,学校的办学特色得到了发展,办学水平和办学品位得到了提升。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