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共和国兰大人】李吉均院士:探索冰川的开路先锋

 2019/03/28/ 16:49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金奉乾 实习生曹永旭

DSC_6985.JPG

耄耋之年的李吉均院士依然坚持阅读 金奉乾 摄

  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金奉乾 实习生曹永旭    

  叱咤天河众川水, 

  奔泻流注人间去。

  浇注万顷嘉禾绿,

  从此人间无旱魅

  这首写于1959年7月8日的七言诗,工整地记录在一本已发黄的工作笔记本上,这首诗的作者是我国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及环境影响的代表学者、培养出3位中科院院士的李吉均先生。

  3月15日上午,在接受众多媒体采访时,86岁高龄的李吉均始终不忘对后辈殷切期盼:“现在的条件比我们那个时候好多了,兰州大学出人才、出成果,年轻人要自强拼搏,不能等、靠、要,要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拔尖人才。”

DSC_7189.JPG

与学生一起讨论 金奉乾 摄

  耄耋之年继续发挥余热    

  3月15日上午,正在家中看书的李吉均院士看到来访的媒体记者们时,慈祥的老人高兴地请记者们坐下。几十年来,李吉均院士与书为伴,如今仍然以阅读为乐,在他的书房里、客厅沙发旁、床边上都堆放了很多书籍,除了他研究领域的书籍外,他还喜欢读《史记》《红楼梦》等史学和古典名著。如果说以前的他是一位骑上马驰骋中国西部高山、高原探索冰川的开路先锋,那么如今他是一位老骥伏枥,壮心不改,继续为兰州大学乃至中国的地理学发展发挥余热,贡献力量的慈祥老人

  就在记者采访时,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彭廷江博士正好向李吉均院士请教问题,他坐在李吉均院士的身旁,翻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藏高原东北缘陇中盆地及周边晚新生代沉积、地貌及水系演化》结题报告,对一些具体的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房间里,白发人细心指导,年轻人仔细聆听并不停地点头,师徒两人对科研的认真态度,正是百余年来大人所传承的为学、治学精神的生动体现,记者们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一感人画面。    

  李吉均院士历来重视野外实地考察,强调第一手的野外资料是地学工作的重要基础。“2015年的时候,李老师还带领我们到青海民和、乐都和甘肃永登一带进行野外实地考察。在野外,李老师亲自给学生讲解区域的地貌研究历史和层状地貌特征,与大家一起讨论该区地貌演化过程。即便现在,李老师还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虽然身体不比以前,但仍经常召集大家开会,一起讨论数据和结果,对我们的研究方向进行指导。”彭廷江博士说。 

微信图片_20190318162854.jpg

李吉均(左一)在祁连山冰川考察 (大供图)

微信图片_20190318162825.jpg

顶风冒雪野外考察(大供图)

  踏遍冰川真理

  李吉均是我国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的代表学者,提出“青藏运动”“黄河运动”“共和运动”以及“季风三角”等诸多概念,对黄河阶地与黄河起源、黄土系列与地文期有深入研究,发展出一套系统的青藏高原上升理论。他对黄河、长江的起源,特别是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对中国环境产生的巨大影响做出了创造性贡献。

  1952年高中毕业时,李吉均有一个梦想:“骑一匹白马漫游在祁连山深山幽谷中为祖国探矿”。因为,他心中认定,矿产是工业的粮食,炼钢需要煤炭,都说祁连山是中国的乌拉尔,那他就去祁连山给祖国探矿。1956年,李吉均毕业于南京大学,之后来到兰州大学,从此和冰川以及中国西部的高山、高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西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找到了自己毕生奋斗的事业。

  1958年,李吉均见到了祁连山,但不是来探矿,而是研究冰雪资源。当时条件差,他和队友们穿着厚重笨拙的老式棉袄,租用老乡的牦牛或骆驼,既能驮运行李,也是代步工具;顶着冰川道路上的刺骨寒风,他们艰难穿行,足迹踏及祁连山各地冰川、雪山。1959年第二次进祁连山,因为没有地图,迷路的队伍还闹出了食危机,等到走出祁连山时,队伍只剩下一顿了。时隔半个多世纪的风尘,李吉均对这次横穿祁连山的经历依然引以为豪:“硬是凭借罗盘和山脉走向,走出来了。这是比较惊险的事!”1973年,他开始与青藏高原冰川“亲密接触”,加入中国科学院青藏考察队并担任冰川长,负责西藏以及横断山脉的冰川考察研究。几年中,李吉均和他的冰川遍访了西藏群山中的古冰川、现代大陆性和海洋性冰川。

  1979年,在第6期的《中国科学》杂志上,李吉均等发表了题为“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的探讨”的论文。这篇论文系统全面地提出高原在晚新生代经历两次夷平、三次隆升的观点,一发表就在当时的地学界引发了强烈反响,开辟了青藏高原研究的新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李吉均把兰州黄土研究与青藏高原隆起的问题联系起来,认为随着高原的间歇性上升,黄河不断溯源地,也相应的不断下切。 

  在一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他得知前苏联中亚费尔干那谷地黄土的古地磁测年为200多万年,但当时我国只认为黄土开始沉积于120万年以后。带着疑问,李吉均先后两次邀请美国专家对兰州最厚的九州台黄土剖面进行了采样测定,确认了剖面底部黄土可达130万年。该成果1985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成为当时向国外介绍中国黄土研究的为数不多的几篇文章之一。

微信图片_20190327225918.jpg

他用一生诠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供图)

  春风化雨润心灵    

  “最让我感动的是,李老师生病躺在病床上,仍惦记着学生的论文和学业,他把学生的事看得比自己的事还重要,学生取得了成就比他自己取得的成就还高兴。”彭廷江说,记得刚本科入学时,是李老师的报告让他对地理学产生了兴趣。之后,当他读到《青藏苍茫》时,真切地了解了老青藏们那份对科学的执着和热爱。

  从1958年任教以来,他先后培养出包括秦大河、姚檀栋、陈发虎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百余名高层次地学人才。他和秦大河、效存德师生三代,先后勇闯地球“三极”的故事,至今是科教界广为流传的学术佳话。数十年来,李吉均院士不忘当初的理想,始终不曾停下探索的脚步,他把人生的“文章”写在了祖国的辽阔大地上。

  1974年,在西藏羊卓雍错湖畔的冰川上,李吉均积劳成疾,患上了高山反应的严重肺水肿,但他仍然坚持工作。此后,李吉均在冰川考察中又遭遇肋骨骨折。李吉均院士的儿子,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李丁说,父亲对事业的执着精神从小就深深地影响了他,“在我的记忆里,他是一个非常能吃苦,非常坚强的人,只要身体还行,不管条件多艰苦,他都会坚持到底。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那时候我还上中学,父亲每次野外考察回来都会给我所见所闻,我觉得父亲是最棒的,我非常渴望自己长大以后也能够体验那样的经历。”李丁说,他从小就听家父茶余饭后精彩述,即使现在听来,也比好莱坞大片更加诱人。上世纪九十年代,他曾跟随父亲去野外考察,途中遭遇降雪,在下山的时候,汽车在山路上打滑,“虽然有惊无险,但现在想起来都很后怕。” 

  为了鼓励青年学生的科学研究,2006年,李吉均和时任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王乃昂教授把教学成果奖奖金全部捐出来,设立了“求真”奖学金。李吉均认为,讲求真,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就是做人。他认为读书、做事,都要求真、追求真理、为真理而奋斗,否则就会本末倒置,导致学术腐化。 

  2012年10月9日,在“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环境变化、人地关系”学术研讨会暨李吉均院士八十华诞庆祝会上,李吉均谦虚地说,他为国家、为人民所做的贡献还太小,不值得赞扬。他引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几句话,勉励大家要艰苦奋斗、潜心治学,为地理学发展贡献力量。

  至今,李吉均院士还保存着很多当年在艰苦条件下开展野外考察时的笔记,一本本发黄的笔记,无声地诉说着半个世纪前李吉均和同伴们艰苦的工作经历。记者在其中的一本笔记上看到,苍劲有力的钢笔字详细记录了当时每天的考察进展情况,而且还手绘了冰川地貌素描,包括冰川、河谷、盆地、山脉、湖泊等。其中,还有他创作的多首饱含真情与理想的七言诗:

DSC_7000.JPG

李吉均院士60年前的野外科考日记 金奉乾 摄

DSC_7093.JPG

1959年手绘的冰川地貌素描  金奉乾 摄

  九天托出哈拉湖,

  天上人间一明珠。

  天晴得明如镜,

  水汪汪绮罗。

  ……

  李吉均院士用其一生来诠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中国地理学发展,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正如李吉均院士所期盼的,兰州大学的一代代青年学子们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攀高峰,为兰州大学的跨越式发展、为祖国教育事业的繁荣昌盛而努力拼搏。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