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又是一年春光好 植树播绿正当时

 2019/04/12/ 06:32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杨唯伟 薛砚 洪文泉 通讯员史有东 常琦彪

  安定:荒山坡变成金土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薛砚

  一年好处是初春。记者近日来到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马家岔村,放眼望去,层层梯田间,一排排返青的小树挺立其中,昂首迎接着明媚的春光。

  正是春耕生产的好时候,马家岔村贫困户孙孝这几天一直在自家地里忙着抢墒覆膜。他说,去年种在梯田里的饲草玉米取得了好收成,今年种起来就更有信心了。

  孙孝以前也是一样的忙,家里的地和亲戚的地加起来37亩,都需要他来操持。37亩地啥都种,小麦、玉米、洋芋、燕麦、扁豆……窄地沟边全填满,可一年到头,土地带来的收入却只能维持基本生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部分土地条件差,坡耕地多。

  马家岔村位于安定区南部山区,海拔高,干旱少雨。村民的耕地大多是坡耕地、坡陡地,土质稀松,一刮风,风沙呛人,一下雨,庄稼冲毁。“辛劳一整年、未有一斗收”成为当地村民常年面临的无奈现实。

  “以前铺地膜难,耕种难,收割也全得靠人背肩扛,小的架子车都很难拉进去,更别说是拖拉机、微耕机了。”孙孝摇摇头说道,“我们的地既不耐旱,也不耐涝,越来越瘠薄了。”

  李家堡镇所在的东河流域都面临着水土严重流失的困境,水土流失面积达到633.25平方公里。2013年,东河流域被纳入到《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甘肃省实施规划(2013-2017年)》,涉及凤翔镇、李家堡镇、宁远镇、团结镇、香泉镇、杏园乡等6个乡镇34个行政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五年来,安定区按照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开发措施组装配套,整乡、整村、整流域集中连片、规模治理、整体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

  截至目前,东河流域累计兴修梯田46.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2.7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71.5%。另外,东河流域还建成了40座淤地坝,5座小型水库。

  2018年9月,东河流域水土保持建设工程最后一个实施区域——雷家门项目区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曾经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也正是在去年,孙孝家的17亩坡陡地、坡耕地全部被推平拓宽。他在14亩地里种上了玉米,去年雨水好,地力得到调整恢复,饲草玉米每亩产量在3吨左右。牧草价格又高,一年下来,仅是玉米一项,他就挣了1.2万元,家里也顺利脱了贫。

  “梯田就是好呀,蓄水保墒,土地产量高,种了就能保收成,而且山头也更绿了,环境也越变越好,刮风也不会再‘吃土’了。”孙孝笑着说道。

  近年来,东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不断加大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力度,林草植被得到保护恢复,野外放牧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截至目前,东河流域已完成造林11.6万亩,种草9.7万亩。

  现在的东河流域,山上的荒坡都栽上了侧柏、山毛桃,沟道旁则栽种了沙棘、柠条。曾经光秃秃的山头被层层的绿色紧紧包围,水土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贫瘠的土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金土地,群众生产生活劲头更足了。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