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甘报故事 《甘肃日报》创刊70周年征文】道不尽的甘报情

 2019/04/17/ 06:0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张炳玉

【甘报故事 《甘肃日报》创刊70周年征文】

道不尽的甘报情

  张炳玉

  20世纪60年代,甘肃省话剧团创作演出的话剧《826前夜》反映了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前夜发生的惊心动魄的故事。当年创作《826前夜》的剧作家陈功一说过一段话:“我已经被这种创作欲望弄得火烧火燎,如鲠在喉,不吐不快。”陈功一的话触动了我。《826前夜》上演时,我还是兰州大学学生,迫不及待走进剧场,观看了这出戏,并写了评论在《甘肃日报》发表。在我几十年工作的经历当中,始终有《甘肃日报》陪伴,甚至退休在异地住闲,也要从兰州订《甘肃日报》寄过来恭读。

  20世纪70年代,我所在的银光化学材料厂成绩斐然。时任甘肃日报社总编辑的刘爱芝派工交部主任宋静存来到我厂采访,厂领导让我陪同。采访之后,宋静存说:“我俩商量个提纲,你来执笔。刘爱芝主持报社工作,银光厂的事迹很典型,我们的稿子他要亲自过目。”宋静存说的一番话,对我是鼓励,也是压力,我只好“遵命”。记得那是个夏季,我从晚上8时至次日早晨8时,通宵达旦,把稿子写成了。宋静存看了稿子,略加修改。至于署名,宋静存坚持署名是我,而我坚持署名是他,我俩为署名说来说去,最后以“银办文”署名,暗含这是“银光化学材料厂办公室的文章”。

  采访结束,宋静存带我回报社。晚间,刘爱芝、宋静存来报社招待所我住的房间。没想到一见面刘爱芝就把我表扬一通,说稿子不错,有点气势,以后要给报社多写稿,写好稿。接着,《甘肃日报》用半个版刊登了我们采写的长篇典型报道。现在回忆,当年我一个刚刚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青年,有幸结识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资深报人,一位好领导、大领导。刘爱芝激情之盛,侃侃而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因这次机缘,我们之间有了交往。他调往北京,担任光明日报社要职时,我曾去北京看望他。

  20世纪70年代,我在当年第五机械工业部(兵器工业部)第八零五厂(银光化学材料厂)工作期间,厂办公室收到我的两个调令。一个调令调我到甘肃日报社做记者。另一个调令,甘肃省国防工业办公室调我去该单位做秘书。由于一些原因,我走进了国防工办大门。

  20世纪70年代,我在省国防工办工作期间,利用在天水开会之际,来到麦积山石窟参观考察,并对石窟产生了浓厚兴趣,写了一篇文章投寄甘肃日报社。过了些天,《甘肃日报》记者梁胜明给我打来电话说,你写麦积山的稿子收到,我们也写了麦积山,如你同意,两个稿子合并,联合署名发表。我一个业余作者,能和省报大记者联合署名发表文章,这多荣耀,我欣然同意。这篇标题为《麦积奇峰展异彩》的文章发表在1979年10月14日《甘肃日报》,作者:田企川、梁胜明、张炳玉。2008年入选《天水麦积山石窟研究文集》一书,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次我和甘肃日报社人打交道之后,特别是我主持省文化厅工作以来,《甘肃日报》和甘肃文化之间的关系到了相恋相爱的地步。每当陇原大地出现文化浪潮、重大事件或重点剧目,第一时间都能见到报社人的身影,他们狂热的敬业精神感染着文化人。1994年8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四届中国艺术节由甘肃承办。甘肃日报社派出强大记者阵容参与采访,全方位、全覆盖出色地完成宣传报道任务。作为开幕式整台晚会的大型艺术表演《黄河潮》是重头戏,被人们津津乐道。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开幕式《黄河潮》是很成功、很圆满的演出。专家学者心情非常激动,连夜自发地在驻地做了总结讨论。《黄河潮》正式演出前,连续预演七场,观众强烈要求还要加演。《黄河潮》有如此完美的演出效果,这与《黄河潮》文学创作者付出的心血密不可分,甘肃日报社同仁的加盟也功不可没。

  就我个人而言,《甘肃日报》早已成为我的知音。这么多年,《甘肃日报》发表了我的不少文章,对宣传文化、推动文化工作有着很大作用。1987年9月20日,敦煌学终于回到了它的故乡。敦煌石窟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敦煌学家汇聚在敦煌。《甘肃日报》先入为主,研讨会前三天发了我撰写的文章《写在敦煌石窟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前》。研讨会开幕当天,报纸送到与会每位专家学者手中。文章总结的敦煌研究院在敦煌学研究方面的显赫成果,令与会专家学者刮目相看。文章向世人宣告,敦煌在中国,敦煌学研究中心理所当然也在中国。日本享有较高声誉的敦煌学专家池田温教授互动说,敦煌研究院“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敦煌研究中心”,这应视为与会专家学者的共识。这次研讨会之后,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敦煌莫高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与研讨会的成功起了作用,也与《甘肃日报》的宣传不无关系。2018年,《甘肃日报》开辟专栏,纪念改革开放40年,由我撰写的文章《陇原大地 非常有“戏”——敦煌·丝路·多民族艺术创作思路的成功实践》,用一个版面刊登。这篇文章见报后,文化系统有了反响,受到鼓舞,认为陇原有“戏”,这是改革开放40年结下的硕果。剧作家康志勇说:“这篇文章道出了我们的心声。”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