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金奉乾 通讯员李智谋
一片片嫩芽初绽的核桃树,数张黑色遮阳网罩着树下的地块,网下塑料大棚里长出的黑色“小菌子”,挺着一个个小脑袋,密密麻麻到处都是,看上去十分惹人喜爱。春日的文县刘家坪乡关口村王龙种植的羊肚菌基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羊肚菌基地忙碌的身影
王龙是回乡创业大学生,2010年毕业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少岷职业技术学校,在经过四川成都5年多辛苦打拼,历经了外面闯荡生活的艰难和挣钱的不易,满怀对家乡的眷念,毅然回乡做起了自己喜欢的事。
2016年,王龙听说种羊肚菌效益不错,就前往四川绵阳市和阿坝州等地的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并从阿坝州引进了菌种,初次试种植了2亩。经过精心照顾,羊肚菌长势很好,一个个黝黑的小菌头纷纷冒出地面,每一个都长得很壮实,一个多月时间,采收560斤鲜菌,卖了50000多元。

致富“小菌子”
试种大获全胜,让王龙喜出望外。“羊肚菌种植很适合我们当地的气候条件,种好菌子,比外出挣钱强多了。”带着成功的喜悦,王龙前往四川市阿坝州学会了菌种制作,并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带领当地3户农户扩大了种植规模,一下子种了10亩,取得了不错的收成。
有了两次成功种植的经验,王龙对依托产业增收致富充满了信心。2018年3月,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王龙注册登记了龙腾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再把村里的11户农户纳入了合作社,和大伙一起种起了羊肚菌、黑木耳、中药材,并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养起了蜜蜂,扩大了合作社的产业规模。

致富产业助推乡亲们脱贫增收
“羊肚菌种植成功后,乡亲们也看到了实实在的收益。我们乡大力支持合作社,把产业做大,把产品做优,把合作社建强,让更多的群众分享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惠。”乡党委书记李凌介绍说,王龙领办的合作社增收效果很好,真正把关口村的群众带起来了,乡亲们经济收入大幅度提升,脱贫致富没有一点问题。
“我们合作社种植羊肚菌10亩、黑木耳5万段、中药材30亩、蜜蜂285箱,带动了20户农户, 贫困户就有13户,平均每户收入达到了2万 ,收益非常好。”王龙计算着合作社一年的收成,高兴地说,合作社去年生产了430斤羊肚菌干品,收获了5千斤黑木耳,2600斤蜂蜜,产值已经达到了43万元。
种“小菌”做出了大产业。刘家坪乡把产业助农脱贫作为最重要的抓手,大力支持回乡创业大学生,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建强了合作社,打通了致富路,让乡亲们在肥沃的土地上收获了希望,过上了富裕幸福美好的生活。
王龙就是在国家扶贫政策大力支持下,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有为践行者。乡亲们日子过得红火了,他心里也感到非常高兴,他说,今年年底合作社羊肚菌种植规模要再翻一倍,种植面积将扩大到20亩。
相关新闻
- 2019年04月16日文县:“扶贫车间”激发内生动力 助推精准脱贫
- 2019年04月15日武九高速文县段快速推进(图)
- 2019年04月09日文县中寨镇:农业产业科技园助农增收
- 2019年04月02日文县:“莓”香“果”红 农家乐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