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甘报故事《甘肃日报》创刊70周年征文】不能割舍的情缘

 2019/04/30/ 05:52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王宽鹏

【甘报故事《甘肃日报》创刊70周年征文】

不能割舍的情缘

  王宽鹏

  白驹过隙,岁月如歌,弹指一挥间,我和《甘肃日报》的情缘已经有37年了。回想起我的军旅生涯,特别是我的成长进步,都与《甘肃日报》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1983年3月,我随部队从陕西省延安市移防到巴丹吉林沙漠深处,工作之余,我坚持采写新闻稿件,不断给军内外报刊和广播电台投稿,先后有6篇稿件被《甘肃日报》《人民军队报》《甘肃青年》杂志和甘肃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采用。其中我采写的《金塔县送蔬菜瓜果到边防部队》《守备团卫生队送医送药到牧民点》两篇新闻稿件被《甘肃日报》采用。10月,团政治处发现我有多篇新闻稿件被采用,把我从基层连队调到团宣传股报道组,让我专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从此,我和《甘肃日报》结下了深厚的情缘,我每一篇稿件的刊登,都得到了编辑们的精心指导和反复修改。

  1985年12月,我从边防部队调到甘肃省军区司令部报道组任报道员,这样一来,我和《甘肃日报》的距离更近了,与编辑的关系更密切了,从正宁路省军区机关到白银路甘报社大楼,步行只要10分钟时间就到了,我把写好的新闻稿件直接送到编辑部,当面请编辑审阅,修改,并请编辑们给我传授新闻采访经验、写作方法和技巧。1986年,我深入到河西走廊、陇东高原、甘南草原采访,并把写好的新闻稿件不断邮寄给《甘肃日报》,往往是我人还没有回到兰州,稿件就刊登出来了。

  1987年春节前夕,兰州军区部分部队在云南前线作战已经持续了大半年时间,《甘肃日报》计划要编发一组反映前方官兵向家乡父老报平安、拜年,家乡亲人向前线勇士问候、拜年的稿件,申俊昌编辑给我打电话,让抓紧采写。我受领任务后,与司令部办公室赵学义秘书分头行动,马上到相关部队,兰石厂、电力修造厂和七里河区西果园乡采访,连夜把写好的稿件送到报社,申俊昌编辑不辞辛劳,立即修改,编发,第二天稿子就在《甘肃日报》上刊登了,这不仅把亲人相互的问候传递给了前方将士和后方的父老乡亲,而且还极大地鼓舞了前线官兵英勇杀敌,再立新功的士气。

  在《甘肃日报》一批又一批编辑的精心培养下,我因新闻报道工作成绩突出,先后5次荣立三等功,8次被兰州军区,甘肃省军区表彰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个人,1992年2月,因新闻报道成绩显著,被兰州军区批准由志愿兵破格提升为军官。之后,我先后任宣传干事,群工干事,“双拥”干事,副处长,团政委。在干好本职工作同时,我坚持采写新闻稿件,反映省军区部队参加和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创建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河西千里双拥模范走廊,创建天兰铁路文明线,创建兰郎公路文明线,扶贫帮困,捐资助学,植树造林,平田整地等活动,先后有50多篇新闻稿件被《甘肃日报》刊登。

  30多年来,我一直自费订阅着《甘肃日报》。这几年我虽然居住在北京,但也没有割舍和甘报的情缘,又订阅了甘肃手机报,每天都能看到《甘肃日报》。我深深感到,《甘肃日报》是我今生今世的良师益友。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