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甘肃省特殊资产处置打通多方合作共赢“最后一公里”

 2019/04/30/ 08:4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吴正楠

化解金融风险 服务产业布局

——我省特殊资产处置打通多方合作共赢“最后一公里”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吴正楠

  债权近70亿覆盖四省区

  4月28日,一场特殊的资产推介会在兰州举行。这场由中国华融资产、中国信达资产、中国长城资产、中国东方资产甘肃省分公司及甘肃省资产、长达金融资产共同举办,阿里巴巴·阿里拍卖平台、甘肃省产权交易所协办的2019年春季特殊资产推介会向社会公众推介的是债权资产。

  此次推介会共涉及债权资产277户,本金合计56.88亿元,债权合计68.60亿元。资产主要分布在甘肃14个市州、青海省西宁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大部分资产设有房产、土地、股权等抵质押物,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长城资产甘肃分公司负责人杨宝宏说,多年来,各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债转股,实现对企业的“瘦身减负”和优化整合;通过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和债务减让,帮助问题企业缓解偿债压力,帮助企业增强软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不良资产+,对特定区域、特定行业或特定抵质押物等资源,开展“以处定收”;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加大非金不良资产业务拓展力度;以实质性重组为核心,创新开展不良资产处置等多元化业务模式,打通资产收购处置的新通道,有力地助推了甘肃实体企业的发展,有力地维护了地方金融的稳定,有力地支持了甘肃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杨宝宏还表示,未来几年,随着供给侧改革进入深水区,金融强监管态势将不会改变,不良资产总量上升是一个大概率,不完全统计将达3万亿元以上规模。

  2018年,由中国长城资产甘肃分公司倡导成立了甘肃省银行业协会金融资产管理专业委员会。这一委员会旨在凝聚共识,进一步促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银行业金融机构间的业务合作交流,不断提升不良资产运营与管理水平,为更好地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作用,通过功能互补和协同发展,不断提高不良资产市场处置效率,担当起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实体经济的历史使命,发挥积极的作用。杨宝宏认为,此次推介会旨在加强与客户的合作与交流,共同营造合作共赢的市场商机。

  推进项目运作助推地方发展

  甘肃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虹评价说,此次推介会在充分发挥综合金融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围绕省内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绿色农业、中医中药、文化旅游、现代物流、数据信息、军民融合、先进制造等生态产业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项目对接,推进了项目运作。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甘肃省内资产管理公司总体运行平稳。当年新增不良资产收购投入规模125亿元,实现收入23亿元,处置不良资产规模65亿元。2019年1月至3月,当年新增不良资产业务投入44亿元,实现收入8亿元,处置不良资产规模30亿元。为优化资源配置、淘汰落后产能、维护金融信用、支持供给侧改革发挥了积极作用。

  李虹还倡导,各资产管理公司应继续发挥不良资产收购管理处置的政策优势和专业优势,以及在资产管理、并购重组、投资投行领域的综合金融服务优势,为深化甘肃省国企改革、调整产业结构、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组合式、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引领带动企业“走出去”,帮助外企“走进来”,促进甘肃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布局的进一步优化。

  发现资产价值实现合作共赢

  甘肃省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承载区,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后发优势显著,这是我省发展的最大机遇。

  信达资产甘肃分公司总经理林华喆表示,作为金融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的拓荒者和主力军,资产管理公司始终坚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职责使命,通过持续探索和完善批量收购、反向收购、非金收购、债务重组、破产重整、流动性救助、实质性重组、市场化债转股等收购处置模式,有效化解金融风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维护区域经济金融稳定;通过持续加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及不良资产市场投资机构、中介机构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合作,采取债权转让、证券化处置、基金化运营、“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等合作方式,积极构建开放创新、发展共赢的不良资产收购管理处置产业链,打造不良资产经营者、投资者、服务者等主体组成的良性运营生态系统,实现不良资产市场参与者的合作共赢。

  林华喆表示,推介会取得了信息共享的良好效果,各界就资产价值发现、业务合作进行了充分讨论和有效沟通,并在部分项目上确定了合作意向,取得了业务合作的丰硕成果。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