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从废矿山上“变”出来的景区——探访金川国家矿山公园

 2019/05/07/ 03:49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谢晓玲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从废矿山上“变”出来的景区

——探访金川国家矿山公园

金昌市金川国家矿山公园。(资料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谢晓玲

  春天,在金昌市金川国家矿山公园,绿色蔓延的山体上,绿树抽枝,鲜花盛开,雀语啾啾,生机盎然。

  清早,来这里晨练的市民王育红精神抖擞地穿过绿荫走下山来:“我在这儿生活40多年了。这个地方原来堆放着从露天矿拉过来的废矿石,风一吹,沙土飞扬。现在你看,一层一层的都是树和花,可美了。”

  王育红所说的“露天矿”,是镍都创业者淘出第一桶金的地方。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金川露天镍矿在26年中实现了采剥矿岩总量7033万立方米、出矿量2903万吨的非凡成绩,彻底改变了中国“贫镍国”的境况。1990年,金川矿山闭坑转入井下开采后,遗留下了全国最大的人造矿坑,产生的上亿吨废石在矿坑周边近100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堆砌成废石山。

  如今,智慧的金昌人将昔日寸草不生的废矿山改造成了独具特色的绿色公园,以生动的绿色实践向世人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愚公精神编织绿色梦想

  大地回春,又是一年播绿时。

  被金昌人称为“树爷爷”的83岁的老党员李洪启和往年一样,扛着铁锹,拎着水桶,来到离家不远处的矿山公园,挖坑、植树、浇水……

  望着眼前绽放新绿的“洪启林”,老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20多年的心血和汗水没有白费,这条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林带,是老人眼中最美的风景。

  李洪启的家,就在金川国家矿山公园的山脚下。1995年,临近退休的他在新建的金川区龙集里社区分到了一套新房。当时,出家门不远就是沙石滩和废矿堆。满眼的荒凉和肆虐的沙尘让李洪启萌生了植绿栽花的绿色梦想。第二年,退休后的他和老伴首先在自家楼旁搞起了绿化。随后,社区的离退休党员和居民纷纷加入了美化家园的队伍中。

  一棵树、两棵树;一片林,两片林……20多年来,他们精心栽植的花草树木不仅把生活小区一点点改造成了“省级绿色社区”,而且将绿色延伸覆盖至远处的矿山,建成金昌有名的“洪启林”,成为全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