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社会民生

广河旱作农业助推养殖产业发展

 2019/05/09/ 08:3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俞树红

  牛产业 大有作为

  广河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抓产业、保增收、稳脱贫的思路,以“早投、多养、稳增收”为目标,以精准落实到户产业扶持资金为抓手,以实施基础母畜示范工程为重点,全力培育发展牛羊养殖脱贫产业,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黄家湾村,74岁的养殖大户牟国俊对记者乐呵呵地说:“刚刚出售了10头牛,每头7000元,收入7万元,好着呢。”

  牟国俊养牛时间长,改革开放那年,率先养牛养羊,以前养三四头牛,自从县上推广粮改饲以后,有了青贮饲料,养的牛一年比一年多,现存栏45头。

  去年,牟国俊兴建了200平方米的两层小别墅,购买了小轿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养牛平均一年有10万元的收入,想扩大规模,计划养殖80多头。”牟国俊老人盘算着下一步的打算。

  牟国俊是该县靠养殖发展畜牧脱贫富起来的第一批农民,也是广河农民养殖大户的一个缩影。在广河农村,家家户户有牛羊棚,有的农户养两三头、七八头,几十头的大户也不少,养牛羊已成为农民攀比的好风尚。

  分散的农户养牛羊成风,村村兴起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又如何?

  在广河晓鹏牛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找到了答案。记者看到,在几个偌大的牛棚里,3000多头基础母牛低头吃草,2500只绵羊开心地在叫喊,一派牛羊成群的兴旺景象。

  合作社负责人马外力尤告诉记者,他家2016年开始养殖,当时规模小,今年在政府的支持下,购买了3000多头基础母牛,母羊2500只,已出栏2000只羊、1000头肉牛,年交易量15000多头。“母牛下母牛,三年五头牛,养牛一旦形成规模,年收入相当可观,合作社一年少说也有500万元的收入。”马外力尤十分满意地说。

  晓鹏合作社吸收官方村300户农户入股共同发展,一万元保底分红10%,先后安排村上4名残疾人、20名贫困户、8名非贫困户长期务工,人均年收入3万元。如今,这些农户靠合作社基本脱贫。

  为了稳定牛羊饲草,晓鹏合作社去年流转村民土地2000亩,今年流转土地1500亩,发展种植产业,确保牛羊饲料、饲草自产自用。

  “在广河县像晓鹏这样形成规模的合作社有13家,这是养牛最多的一家。”广河县农业产业发展合作协会秘书长牟建军说。

  记者从广河县农牧局了解到,全县30多家种植养殖合作社为发展畜牧产业,扩大粮改饲种植面积,土地流转12万亩,每亩除1000元的流转费用外,年底追加200元的分红,农户一亩地有1200元的收入。

  记者驱车从川区到山区,走访了齐家镇等三个乡镇,几乎看不到一块荒废的土地。据了解,该县土地流转费用全省最高,土地成了农民与合作社发展种植产业的“香饽饽”。牟建军说:“过去农民进城务工,不少土地变成了荒地,自从实施旱作农业种植以来,农民不但让一块块曾经变为荒地的耕地恢复良田,还租用推土机大量开垦荒地,特别是粮改饲的推广,更让农民尝到了种植养殖的甜头,惜地如命。”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