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爱国情 奋斗者】黄建平:一个人带出一支团队

 2019/05/20/ 08:11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首席记者 武永明

黄建平:一个人带出一支团队

黄建平

获奖证书及专利证书。

  兰州大学有一位黄大年式的科学家,2003年放弃在美国安逸的工作和优厚的待遇,携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回到母校,化地域劣势为科研优势,开展半干旱气候变化研究。16年来,他取得了多项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同时带出一支坚守在我国西北艰苦地区的国家级创新研究团队,他就是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黄建平。

  1 把一生所学献给西北这片热土

  兰州大学观云楼20楼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会议室里,由国务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甘肃省政府等部门颁发的聘书、获奖证书摆满了一面墙。“这都是实验室团队的荣誉,黄老师是团队带头人,他的奖励和成果最多!”大气科学学院一名老师说。

  “西北是我生长的地方,我的梦想就是把一生所学献给这片热土,把它建设得更好。16年来我努力践行这个诺言,在兰州大学创建了双一流学科,并带出一支坚守西北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黄建平教授5月15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1978年,黄建平从西宁七中毕业后考入南京气象学院(现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982年以双学士学位本科毕业后分配到福建省气象局工作。祖籍福建漳平的黄建平,大学毕业后回到南方家乡工作是老家亲人们的夙愿。但他一直恋念从小长大的西北热土,不顾家人的劝说,两年后考入中科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1986年考入兰州大学,师从丑纪范院士攻读博士学位,成为丑纪范院士的第一个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大学王绍武先生的指导下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1992年赴美国做访问学者。

  “我在美国学习工作生活了12年,做学问搞研究的条件虽然很好,但总觉得有梦想难以实现。只有回到自己的祖国,才能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发挥到极致!”黄建平说。

  2003年,黄建平响应导师丑纪范院士“以国家需求为己任”的号召回国,随后于2004年出任大气科学学院首任院长。“我从小在西北长大,对西北有很深厚的感情。回国后我没有去条件更优越的北大,而是选择回到兰大,除了我本人的西北情结外,更重要的是希望在这里实现自身价值。”

  2 研究硕果累累

  在黄建平看来,兰州地处干旱半干旱区的典型地理位置,是研究半干旱气候变化的最佳场所,如果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掌握详尽的观测记录数据和第一手资料,就一定能做出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兰州大学地域上的劣势,正是黄建平留下来搞科研的优势!

  为了创立一流学科,黄建平从建设观测站的基础工作入手,选择了最艰难也是最坚实的一条路。历经十余年,他们建立了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这个观测站锻炼出了一支强有力的创新团队,也见证着他们一年一个台阶取得的每项成绩。16年间,团队多次深入沙尘源区,开展了多次大型野外综合观测试验,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我国气候观测研究的发展;在实测数据基础上,系统开展沙尘气溶胶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沙尘对西北干旱的影响机理,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0年,团队历时两个多月,在我国北方6省46个观测点开展的黑碳气溶胶观测实验,填补了我国积雪黑碳气溶胶观测研究的空白。

  多年来,团队取得多项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在Nature Climate Change发表论文3篇,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2017年,大气科学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团队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