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大坪的“绿色步伐”——来自定西市安定区青岚乡大坪村的蹲点报告

 2019/05/22/ 06:17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杨世智

大坪梯田队在田间学习。(资料图)

  “背”出来的梯田

  在县级以上的地图上,大坪村是一个找不到的小地方。然而,在现实中,大坪却吸引着全球的目光。每年,这里都会迎来一批中国政府组织的国际雨水集蓄利用培训班学员。

  建在村里的定西市安定区水土保持科技展览馆,陈列着数百张图片和一些影像资料,这是学员们了解大坪乃至安定区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变化的窗口。

  历史上的大坪,山高坡陡,生态恶化,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农业生产经常是“种了一坡、收了一车、打了一斗、煮了一锅”。当地的民谣曾这样唱道:“山是和尚头,沟里没水流,田是‘三跑田’,年年人发愁。”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大坪人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但严酷的自然条件和恶劣的生态环境却使贫困如影随形,“吃粮靠供应、喝水靠拉运、花钱靠救济”曾一度成为全村人的生活常态。

  1964年,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让大坪人看到了希望。

  “大寨人能干成的事,大坪人也能干成!”

  时任大坪生产队队长的“铁姑娘”冉桂英带起了头,拉开了大坪人自力更生向大寨学习兴修梯田的序幕。那时正值冬天,为了防止土地冻结,全队40多个劳动力全力以赴,不分昼夜全力改土造田;3辆独轮车不够用,便人背肩挑……

  如今,那段峥嵘岁月已化成一张张图片和一段段文字,陈列在展览馆里,静默无声。但在70多岁的刘玉秀老人脑海里,那些情景却仍然历历在目,宛如昨天。

  那时的她,结婚才两年,刚刚18岁。虽然日子过得很苦,但她坚信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一开始便成了“铁姑娘”梯田队的一员。“那时候一点也不觉得苦。早上天不亮就上山了,干上一天,晚上顶着星星回家还要推磨,劲足得很。”坐在自家整洁的农家小院前回忆起那段岁月,老人脸上的皱纹里似乎都洋溢着青春和快乐。

  一个冬天过去了,全队整修了5亩梯田。5亩,还不到标准足球场一半大,但这却让大坪人欢欣鼓舞。

  “梯田里的庄稼长势,比以往任何一年、任何一块地里的都好,长得又高麦穗又大,拔起来都很带劲。”刘玉秀的老伴马政,时任生产队会计。回忆起水平梯田带给大坪人的惊喜,他依旧非常兴奋。

  “三跑田”变成“三保田”,“三保田”种出好庄稼。实实在在的收成,为大坪人增添了无穷动力。自此,大坪人开始了一年又一年的坚持,而这一坚持就是20年。

  20年,大坪的梯田从最初的5亩,变成了500多亩,成为甘肃省第一批水平梯田。之后,这一数量又不断增长,直至整个大坪的陡坡地全部修成了梯田,数量达到了2700多亩。

  这是大坪人“背”出来的梯田,也是大坪人吃饱肚子过上好日子的希望。

  1975年,大坪村实现人均口粮上千斤,除了完成国家规定的“公粮”之外,第一次给国家交售300斤“超购粮”。

  1980年,大坪粮食亩产超过全国同等地区平均水平,基本解决温饱。“远学大寨、近学大坪”,大坪成为甘肃省“三农”发展的一面旗帜。

  “田叠千层千米错,云飘万种万丝萦。天仙误打梳妆镜,遗落凡间诗画情。”站在大坪村,看着周围山坡上一层一层铺排开去的梯田,记者仿佛看到了昔日大坪人艰苦卓绝整修梯田时的场景。这里的梯田,虽然没有南方水乡的灵动与秀美,却有着北方的厚重与拙朴,凝聚着一个又一个大坪人的智慧和汗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