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武威市坚定信心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纪实

 2019/05/24/ 06:02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伏润之

古浪县西靖镇为民新村大力发展养殖产业,让贫困群众分享红利。

  古浪县十八里堡乡苍松山鸽繁育基地投产,建成集加工、包装、销售于一体的“扶贫车间”,安置贫困户20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伏润之

  坚定不移发展脱贫致富产业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如何让更多贫困群众不但能脱贫而且能稳定增收,这是摆在贫困地区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武威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认为,产业是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是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古浪县北部,靠近腾格里沙漠。多年以来,这里被视为生产生活的“禁区”。

  然而,就是在这样风沙肆虐的地方,成长起欣欣向荣的“戈壁农业”,成为贫困群众脱贫的“聚宝盆”。

  记者在古浪县北部西靖镇“五道沟”看到,一边是毫无生机的沙漠戈壁,另一边却是生机勃勃的日光温室。温室犹如叶叶扁舟,整齐排布在沙海之上。

  据介绍,这些日光温室是为易地扶贫搬迁至此的贫困户准备的“礼物”。贫困户喜迁新居的同时,这些配套设施将成为他们发展产业的新引擎。

  负责沙海筑“舟”的是一位在当地群众中享有很高声望的花甲老人,他叫胡中山。从2013年开始,他就以古浪县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合作社党委书记的身份在这片沙海里“战斗”。

  之所以称之为“战斗”,是因为在沙漠上修建日光温室极具挑战性。“正常土质一天能筑2座毛坯墙,荒漠地区4天才能筑起一座墙。”胡中山说道。

  就是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建设者们从生产环节入手,减少运输费用缩短制造周期。目前,已经修建起3646座日光温室。

  易地扶贫搬迁至西靖镇后,居住在古浪南部大山深处、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农民刘文彪拥有了自己的日光温室。“这一棚西红柿已经陆续上市,第一次就卖了600多元。”说起收入,刘文彪笑容满面。

  在武威,像刘文彪一样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走上脱贫致富路的农民已经越来越多。产业,也为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按照“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产业带,突出发展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产业”的发展思路,武威市着力推进龙头企业引培、合作社能力提升、果蔬保鲜库建设、产销对接,做到龙头企业联结、合作社带动、技术服务、资金扶持、农业保险五到户,扶持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武威市贫困地区开工建设戈壁农业660亩,种植高原有机蔬菜、中药材、马铃薯、藜麦等特色作物15.6万亩。引进培育扶贫龙头企业,加快德青源金鸡、天祝县藜麦产业园区、食用菌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园、高原夏菜基地和白牦牛产业化,古浪县黄花滩万只种养基地、顶乐肉牛养殖基地、浪美肉牛屠宰分割及鲜湿面加工、达康牧业100万只羊屠宰加工等重点产业扶贫项目建设,引进实施伊利液态奶生产线、海升水果胡萝卜种植等项目,带动贫困户特色产业发展。

  为了培育扶贫产业,武威市实行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建立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及藜麦专家指导组,选派市、县区农牧技术人员401名,进村进园、入户入棚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举办培训班600多场次,培训农牧民3.5万人次。同时,在深度贫困地区新建扶贫车间55家、累计达到108家;完成精准劳动力培训7492人,输转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333人。

  扶贫产业,不断传来喜讯。天祝县德青源金鸡项目青年鸡区建成并于4月25日投产;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兴盛种羊繁育有限公司被命名为甘肃省优质种羊繁育基地,已引进种羊3.76万只,累计产羔2.44万只,向贫困户投放种羊5386只;武威伊利乳业公司全产业链建设项目1.2万头牧场已完成初步选址;武威海越公司海升水果胡萝卜种植加工项目,落实种植基地3670亩……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