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向苍天“借”水 与“旱魔”作战 ——记甘肃省气象局副局长张强

 2019/06/04/ 18:23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 记者 薛砚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薛砚

  甘肃水资源匮乏,旱灾自古至今都是广大农民的心头大患。而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科学勇士,正在向苍天“借”水,与“旱魔”作战。甘肃省气象局副局长、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强,就是他们中的领军人物。

  张强1965年出生于甘肃省靖远县的一个农民家庭,他深知缺水是干旱灾害的“病根”。1987年工作以来,张强就全身心投入到了干旱与干旱环境减灾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他科技攻关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向天“借”水。

  如何才能向天“借”水?张强说,空中的云水、露水及大气中没有凝结的水分都是可以加以利用的水资源。

  “通过人工手段改变云的微结构和水汽的相变过程,就可以增大云中降水所占的比例和大气水分利用率,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而一场降水就能在抗旱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张强告诉记者。

  2007年张强(右一)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与专家交流减灾防灾技术。(资料图)

  张强说,他在科研上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父老乡亲,让贫穷落后的家乡乃至西北地区不再受到“旱魔”影响,让“靠天吃饭”的乡亲们趋利避害,真正实现增收致富。

  冲着这一目标,他带领团队加强抗旱防灾技术研究,使干旱预测准确率提高了10%。由他和团队研究推广的定西马铃薯延迟播种期种植技术可以使亩产增产约90公斤;研究开发的永登县娃娃菜“错季播种、分期上市”种植技术,打破了气候制约,避开了灾害的影响,亩产提高1000公斤左右,每亩增收2000元到4000元;研究开发的陇东特色林果业综合气象服务技术、河西走廊特色产业和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技术、精细化的农产品适生区域区划等,不仅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科技法宝,还在周边省份得到了推广。

  张强还带领团队研发了智能化的人工增雨抗旱作业指挥系统,提高了人工增雨抗旱决策指挥的科学性、准确性及自动化水平;发展了沙尘暴理论和预报评估技术,使沙尘暴预报准确率提高了12%;建成了首个“中国西北地区冰雹监测、预警及防雹指挥系统”。

  2013年,由张强主持的“中国西北干旱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减灾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也是近年来得到国家肯定的气象领域重大成果之一,而这项重大创新技术由经济欠发达的甘肃气象部门首创,更是令整个气象领域的专家叹服。2017年,张强凭借着多项科研成果及创新进取的科学精神,荣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2009年张强主持“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资料图)

  多年来,包括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等国内外的知名科研机构都曾向他抛出橄榄枝,面对优越的研究条件和优厚的生活待遇,张强怀抱赤子之心和报国情怀,坚持留在甘肃。32年来,他不忘初心,专注于干旱气象研究和成果转化,把青春和汗水洒在了陇原大地。

  截至目前,他已完成了国家级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10余部,获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和14项省部级科技奖。他推动组建了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国际环境蠕变中心及博士后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近50人,带起了一支颇具学术影响力的干旱科技创新团队。

  “不论是自己做科研,还是培养年轻人,我有两个重要的原则,”张强坦言,“一是要紧盯国际前沿技术,不断实现创新,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科技成果的高度;二是要始终瞄准技术实际应用的大方向,如果科技成果不能实现转化,不能造福群众,就失去了我们做科研的根本意义。科技创新既要能‘顶天’”,更要能‘立地’!”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