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脱贫攻坚奔小康】强龙头 兴产业 促脱贫——静宁县健全产业扶贫经营体系调查

 2019/06/11/ 04:2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巩 炜 宋振峰

【脱贫攻坚奔小康】

强龙头 兴产业 促脱贫

——静宁县健全产业扶贫经营体系调查

  静宁县李店镇细湾村的果农对苹果进行套袋管理(资料图)。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子恒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巩 炜 宋振峰

  产业发展离不开龙头带动。但是,贫困地区最缺龙头企业带动。

  如今,在全省深度贫困县之一的静宁县,一个名叫“龙头带动全覆盖”的行动正在全面实施。县里借力农村“三变”改革,结合供销体制改革,构建形成了以“国有平台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为基础的新型市场运作模式。

  和我省许多地方不同,静宁县的这一探索,不仅在县里搭建起了国有平台公司,而且在各个乡镇也分别成立了独立的产业扶贫开发公司。在产业扶贫的大潮中,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大提升了农业产业的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程度。

  “众人划桨开大船”。全新的利益联结机制,使静宁县找准了产业体系建设与脱贫攻坚任务的契合点。不仅将贫困户纳入产业链条之中,促进了脱贫增收,同时,也使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渐成燎原之势。

  推动产业扶贫,市场政府“两手”都得抓

  产业扶贫,无非是啥效益好,就种啥、养啥;市场需要啥,就种啥、养啥。这话说起来容易,可具体操作中,谁来替农民判断取舍呢?

  在静宁,苹果主要在中南部种植。一直以来,西北部的灵芝乡也想在苹果产业上做文章,可就是发展不起来。乡党委书记李好信记得,十多年前,乡里就掏钱给村民投树苗,组织干部帮村民栽果树。可老百姓并不买账,白天果树栽上了,晚上就被拔掉了。曾经栽下的6000多亩苹果树和梨树,只剩下1000余亩苹果树。

  原因正是村民们当时对种果树脱贫增收并不看好。他们说,种果树,猴年马月才能结果?再说,政府号召种的,就一定能卖上好价钱吗?万一赔了,不是连口粮都没了?

  说起发展产业,大山深处的界石铺镇党委书记张乾龙一样愁肠:“我们山区农民有养牛传统,镇里一直想发展牛产业。问题是,通过行政推动,能把贫困户动员起来,能把养殖基地建起来,但到头来,对接不上市场,出现‘卖难’,咋办?”

  产业扶贫,单靠政府大包大揽、拔苗助长,往往好景不长。

  静宁县意识到,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是产业扶贫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必须把更多决策权还给市场。

  “强龙头才能稳产业”。县里决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让懂市场会经营的人带领贫困户闯市场,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前些年,静宁通过努力,发展起了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1家。但它们大多组织规模小、产业链条短,尤其是带贫致富能力弱。

  产业扶贫,政府不能“越位”,但也不能“缺位”。将贫困户“嵌入”产业发展链条之中,建立稳固的带贫机制,政府不能放手不管。

  唯改革者赢,唯改革者进。紧紧抓住农村“三变”改革提供的发展契机,静宁县充分发挥县供销集团作用,以其为班底组建县农业产业扶贫开发公司。同时还成立了县林果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远抓苹果近抓牛”。围绕县里确立的产业扶贫思路,县农发公司紧盯资本运营、农业项目投资,瞄准西北部,在养牛、养鸡上下功夫。县里主打的苹果产业,由县林投公司运作,重点针对中南部,开展新技术试验推广,扩大苹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

  全县24个乡镇,则按照乡镇政府主导、基层供销社领办、国有集体经济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分别成立了各自的产业扶贫开发公司。

  通过产业扶贫开发公司的带动,静宁县在226个贫困村,依托村级集体经济、村“两委”班子,组建了700个规范运营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配股入股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6800户贫困户参与生产经营。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作,农户参与。通过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静宁县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产业经营体系,实现了产业发展由行政推动向公司化运作的初步转变,将国有平台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贫困户联结到共同的利益链条上来,有力助推了产业转型升级。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