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文明新风在小山村蔚然成风 礼县沟底村来了两名“文艺委员”

 2019/06/19/ 08:59 来源:兰州日报 记者杨文豪

文明新风在小山村蔚然成风

礼县沟底村来了两名“文艺委员”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杨文豪

  孟夏时节,傍晚时分,陇南市礼县龙林镇沟底村村委会院里,正在上演着一场特殊的文艺晚会,老人们唱着秦腔,男人们围在一起下象棋,妇女们学习跳广场舞,孩子们嬉嬉闹闹穿梭其中,好一幅热闹、祥和、文明、美丽的画面。

  美丽乡村大舞台,奏响时代主旋律。

  来自兰州市安宁区的两名驻村干部万梅娜、牛晓婷也参与其中,正在教妇女们学习跳广场舞,与乡亲们打成一片,传来阵阵笑声。

  “来到沟底村后,发现这里的民风特别淳朴,不管白天晚上、亦或有人没人,乡亲们农家小院的大门从来不锁。有困难大家一起解决,遇事大家一起上。村委会是新建的,听说我们要搬新家,乡亲们来了好几十个人帮忙,正能量满满,让人特别感动。”兰州市安宁区文旅局干部、驻村队员万梅娜介绍。

  留得住乡愁,关键在于美好的文明乡风,能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传承下去。

  步入新修建的沟底村村委会,“龙林镇沟底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标牌醒目,“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永远跟党走”等宣传标语悬挂整齐。在大山深处,眼前的一切让人耳目一新,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正在焕发出移风易俗新气象。

  驻村干部牛晓婷来自兰州市安宁区应急管理局,她的驻村日记中记录着这样一句话:“今天下雨了,买不到蔬菜,村民赵石对阿姨为我们送来了自己家里种的韭菜、油菜、小白菜,还有大蒜。今天是驻村的第九天,这里的一切让我不再陌生,我喜欢这里美丽的生态环境,更喜欢这里淳朴的人,在这里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沟底村村主任陈瑞荣介绍:“在礼县龙林镇,沟底村算是个‘小康村’,乡亲们增收的渠道主要以种植花椒、核桃为主,在家门口就可以卖掉这些经济作物。外出务工也是乡亲们的一个主要增收渠道,平均每户有一人在外务工,收入可观。”

  脱贫致富奔小康,乡风文明是保障。在富口袋的同时,富脑袋、丰内涵,提升乡村文明软实力是必然选项。

  于是,发挥文旅干部的特长,万梅娜与牛晓婷商量,凭风而起、乘风而动,进一步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开展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做好文化为民,文化惠民,不断鼓励乡亲们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娱活动,满足乡亲们的精神生活需要。

  “小学里有位女老师会跳广场舞,我们就去找她,让她也参与其中教妇女们跳广场舞。”“村里留守儿童多,我们还打算在暑假办个班,给留守儿童辅导作业,也让他们学习一些简单的歌曲,丰富孩子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能为乡亲们做点实事,是我们驻村干部最欣慰的事。”牛晓婷自信地说。

  “下一步将针对礼县的地域文化特色,在国庆、春节等重要节日,精心组织选送文艺节目下乡,开展文艺结对帮扶,不断满足所驻村镇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安宁区文旅局局长丁发岳介绍。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驻村干部帮扶真情换来乡亲们真心以待。

  在沟底村村委会的会议室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满是对驻村干部的夸赞:“两个‘城里娃’我都熟悉,给我的小孙子送来城里带来的水果。”“白天给我家孩子教书写字教儿歌,晚上给我教跳广场舞。”“她们已经吃透了政策,利用扶贫夜校给我们宣讲党的脱贫好政策……”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