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丝路花雨》有了“姐妹篇” 《彩虹之路》即将掀起“盖头”

 2019/06/20/ 09:46 来源:兰州日报 首席记者 李超

  主创阵容相比舞剧《孔子》毫不逊色

  “舞剧《彩虹之路》与舞剧《丝路花雨》的‘核心’与‘灵魂’一脉相承。”陆金龙告诉记者:“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反映‘一带一路’题材优秀作品,打响、叫亮‘交响丝路、如意甘肃’品牌,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省演艺集团承办,省歌舞剧院与中国歌剧舞剧院强强联合,全力打造一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且市场前景广阔,有保留价值的一流舞剧艺术作品。”

  此次,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导演孔德辛担任了《彩虹之路》总导演。她先后执导了《孔子》《关公》《昭君出塞》《驼道》等舞剧,以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上篇《丝路》。她执导的《孔子》《在那遥远的地方》等作品荣获文化部院团展演优秀作品奖、优秀导演奖等多个奖项。

  主演方面,由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科班出身的中国歌剧舞剧院优秀演员胡阳和余瑜领衔主演。“90后”胡阳,是中国舞界大名鼎鼎的舞蹈演员,舞剧《孔子》的“票房保证”,他不仅灵动飘逸地刻画了万世师表的孔子,还在《肥唐瘦宋》《汉颂》《莲花》《赵氏孤儿》等代表作中,活灵活现地塑造了杜甫、刘邦、张骞、玄奘、程婴等历史人物形象。因为常演历史人物,胡阳留起一头飘逸的长发;为了演绎好孔子,胡阳会花半年时间,反复阅读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范增的诗文书画集《仰瞻烟霞》。

  此外,服装设计阳东霖,舞蹈编导田壮、田野,舞美设计王立峰,音乐制作张渠等,一眼看来这几乎就是舞剧《孔子》的原班人马。

  用艺术追寻丝绸之路上的传奇故事

  该剧导演孔德辛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她不仅是孔子第77代大宗户,更是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导演。而孔德辛导演执导的原创舞剧《孔子》,更是2014年在京首演时,便获得文化部艺术院团展演的优秀作品奖和导演奖。而《关公》里更是把关羽、刘备和曹操这三位主人公的各自独舞和三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清晰展现。

  “这部剧是以‘一带一路’为主题,贯穿丝绸之路上的历史事件。”孔德辛表示:“这次的创作非常艰难,不仅是在创作方面,更多是在自我的要求上。我希望这部剧立起来后,通过年轻人的视角,在古老的丝绸之路年轻化的视角下,感受到在交通不发达的条件下,有一个人走出去,走进理想之国的故事。”

  “从幕后,到台前,再到现在的舞台背后。《彩虹之路》一路都在成长,变化。每一组演员都带来了他们自己的一部分,每一滴的汗水也让我看到角色身上的可能性。”她说:“从去年排练到现在,一直处于痛苦的状态,心理和思想的压力非常大,创作的过程是孤独的,但这一路都是在大家默默的支持下,艰难地行走在艺术的朝圣之路上。所有人都在帮助我去体会每一段舞的心情,然后再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期间,每当需要试动作的时候,经常都是一试就试到了凌晨,但凡是参与的演员们都是无怨无悔。”

  新剧主人公原型定位使者“张骞”

  孔德辛说:“我们就是想通过这部作品去追寻丝绸之路上的传奇故事,所以将剧中人物原型定为了第一个走出的张骞,而在舞剧里最终形成的则是一个使者、一个拓疆者的身份。对于我们年轻的一代来说,丝绸之路非常的悠久,一定要用我们的视角来把这条路‘打开’。我们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实地采风,去深入了解、感受久远的曾经,需要多少勇气才能从这条路上走出去,去寻找梦想与未来。”

  “这是我执导的第五部作品,是一种创新,更是一次自我的挑战。”她表示:“我希望这部作品能够彰显出一种崭新的创作理念,尤其是在这部剧的结构上面,不同于以往作品的叙事和人物的表达、情感的交织,更多的是把舞剧的思想注入到张骞这个使者的原型身上。没有过多的、复杂的人物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注重诠释人物的精神层面以及内心活动。”

  孔德辛认为:“我不希望这部作品特别脸谱化,就像一部话剧。而更多的是在肢体的表达上,以及和周围环境产生互动的舞段中。这对我来说还是很有挑战的,因为要说好一件事情并不是特别难,难就难在让观众读懂作品的同时,还能感受到导演为之赋予的气质和思想。也希望在《丝路花雨》之后,这部作品的问世能够绽放出新的艺术光环。”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