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甘肃生态环保行】张掖:构建“天眼地网”守护祁连山生态安全

 2019/06/22/ 07:33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杨红丽 韦德占

【甘肃生态环保行】张掖:构建“天眼地网”守护祁连山生态安全

张掖市生态环境局副调研员韩多钢向采访团一行介绍“天眼”的监测平台。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杨红丽 韦德占)621日下午,“美丽中国 生态甘肃”2019全国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采访团走进张掖市,采访了张掖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及运营情况。

  张掖市生态环境局副调研员韩多钢介绍,2017年8月,张掖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平台建成运行,该平台以卫星遥感技术为支撑,采用航空遥感和地面监测等多种手段,构建“一库八网三平台”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监管网络,俗称“天眼”监测平台,初步形成“天上看、空中探、地面查”的立体化生态环境监管形式,对六县区生态环境,特别是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实现了长效监管。

  “点开‘卫星监测’选项,可以看到‘整改监测’的效果图,红色标注的是中央环保督察祁连山张掖段的179个问题整改,从这里可以看出整改前后的对比一目了然。”在电子屏上的影像图中,韩多钢以九条岭煤矿为例,向记者介绍了整改前后的监测数据对比。“沿着山沟可以清晰地看到,整改后的图上建筑物、违规房屋已清除,并且进行了覆土,可以看到这些黑色的点,这是祁连山上黑色圆柏等绿色植物……”

  韩多钢介绍,张掖祁连山生态环境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可监测包括植树造林等成果都会显示,无论是宏观地貌还是微观场景都会纳入监控平台。弄虚作假等行为也会暴露在卫星监控系统之下。无论是违章建筑的拆除,还是绿化植被的覆盖,卫星监控系统都有很清晰的示意图,几乎是“透明的”,“可以说,现在的祁连山进入了最安静期。”韩多钢说,每个月,张掖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都要对这些遥感监测影像和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目前,对祁连山已实现常态化监管。 

  据了解,利用卫星遥感技术,除了能对祁连山实施全方位监测外,“天眼”监测平台还能进行环保项目监测,通过遥感和地面生态监测等手段,融合现有八类环保监测网络,实现了对空气、水、土壤、声环境、辐射环境、机动车尾气、重点污染源和生态环境状况的监测全覆盖和数据有效集成,对管辖区域实现“全覆盖、立体化、高精度”监控。 

  此外,张掖市还把空中无人机巡查和地面人员执法监察相结合,实现了环境监管区域和范围的有效延伸,保证了对辖区生态环境全覆盖、立体化、高精度的监控。

  截至目前,张掖市已完成了卫星实时数据的接入和卫星数据处理系统的原型设计,正在进行集成开发;历史卫星数据与张掖市生态环境数据的数据库已集成;祁连山179个问题点位和环保部三轮卫星遥感监测反馈的222项问题和“绿盾2017”“绿盾2018”专项行动反馈的112项问题的卫星遥感定位及比对监测系统已基本建立。

  韩多钢表示,通过构建“一库八网三平台”,对重要生态功能区人类干扰、生态破坏等活动开展全天候生态监测,综合评估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并根据变化情况适时做出预警,为全市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生态安全分析、生态功能区划、生态红线、自然资产负债核算、生态预警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持。

  “美丽中国 生态甘肃”2019全国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大型采访活动,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共甘肃省委网信办指导,甘肃日报社、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主办,甘肃新媒体集团、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张掖市生态环境局等协办,每日甘肃网、新甘肃客户端承办。来自新华网、山西新闻网、香港每日电讯、西部网、兰州晨报·掌上兰州、甘肃农民报等30多家媒体40多名记者参加。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