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易地搬迁户宋万良的“新愁”

 2019/07/05/ 11:23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兰天
IMG_5122.JPG

宋万良正在给牛添草。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兰天 图/文

  近日,一头小牛犊的降生家住崆峒峡门乡岭村的村民宋万良有点发愁。

  “现在的牛棚太小了,15头牛待在一起,我看着都难受,估计它们也不舒服。”这要是放在几年前,宋万良可不敢想象有一天他会为自己的牛棚不够大而发愁,而这一切的变化始于2015年峡门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推进。

  7月4日下午,由中央网信传播局、甘肃省委网信的“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崆峒峡门乡岭村,探访易地扶贫搬迁带给农户生活的巨大变化。

  沿着宽阔平坦的硬化路走进岭村易地扶贫搬迁移民新村,绿树环抱的新民居,功能齐全的村民文化广场,阡陌交通的绿色田野,高标准化的便民服务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村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景。

  采访团到达时正好赶上村民为自己的宝贝“做晚饭”的时间,峡门乡岭村包村干部王飞告诉记者,这些可是村民们的宝贝疙瘩,按时按点喂饱它们是村民日常生活中的大事情。

  牛棚在一道山梁上,离村不远,步行大约10分钟。太阳西斜,外面的热意开始减退,牛棚里的热闹才刚刚开始。有人喂料,有人清洁,村里的养牛户们忙得热火朝天。“育牛其实挺简单,就是要勤快,早、晚给牛喂的两顿青贮草料很讲究,既要按时按点还要搭配好营养成分。”宋万良一边给牛喂料,一边头头是道地谈着“养牛经”。这个45岁的汉子瘦高个,黝黑的面庞上嵌着一双发亮的眼睛,看着就很精干。

  “如果说家里发生的重大变化,就要从我和我的牛一块搬了新家开始说起了。”2016年,宋万良享受到峡门乡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从山沟沟里搬了出来,跟他一起搬出来的还有他的两头牛。

  “简直是天上和地下的差别,要知道以前的生活,吃水人挑,耕地老牛,通讯想还行不通,大家伙都住得太远,太偏了。”农家汉子不失幽默地向记者介绍,“现如今,水龙头就在跟前,地里种的都是为了伺候我家牛的青贮玉米,不单我住的新房,连我的牛都住进了暖棚,想着都美。”

  王飞告诉记者,采访团所看到的听到的岭村只是全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一个缩影,2013年底,全村共有建档立卡72268人,贫困发生率50.76%,截止到2018年底,全村剩余贫困511人,贫困发生率已降至2.16%。“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真正地改变了乡亲们的生活。”

搬迁后的新民居错落有致、干净整洁

新建的单列式养牛暖棚

  宋万良的生活变化就是最好的例证。

  8000元能买到一套80多平方米的新房?宋万良想都不敢想,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在政府资金扶持下,他只用8000元就住上了造价十二三万的房子。

  搬出来了,新的牛也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盖起来了,宋万良也思量了:就两头牛浪费了这么好的

  “放在以前,我进牛棚给牛喂料,挤得都转不过身来,再遇上个下雨天,我身上比牛还。”宋万良笑呵呵地回忆,在自己努力和当地政策扶持下,宋万良的牛渐渐多了起来,拥有8头基础母牛的他觉得终于自家的“大”牛棚不再那么空旷了,日子也慢慢好起来了。

  “人均一头,生活不用愁;人均两头,致富有奔头;人均三头,小康路上走。”这是当地流传的民谣,对宋万良来说,拥有15头的他,早在2017年就脱了贫,现在年纯收入能达到4万元以上,在村子里可以生活得非常舒服。“我一年卖犊四到五头,收入就不错了,一直在长大,一直在下,源源不断么,现在就想着怎么能把棚子再扩大些,再多养些。”

  看着自己的牛,想着不远处的新房,宋万良说他有点,以前生活,觉得牛棚太大了;现在生活,是觉得牛棚太小了,已经装不下他对未来的打算……

IMG_5109.JPG

山上风景如画,而在其间,种植着大片的青贮玉米。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