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武威非遗保护彰显鲜活生命力

 2019/07/11/ 09:34 来源:兰州日报 首席记者 李超

  酒馆里孕育的说唱传承

  凉州贤孝是流传在武威市凉州区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凉州区的一个小巷子里,一间涮羊肉酒馆竟成了凉州贤孝活态传承的传习馆。

  这间酒馆的全名叫“王哥放羊涮羊肉酒馆”。《王哥放羊》是我国西北地区流传久远的一首民歌,以凉州贤孝为主唱词,深受群众喜爱。“凉州贤孝劝贤行孝弹三弦唱人生百态,王哥放羊涮肉纵酒执一念说尘世万缘”是餐馆老板赵永成对这家餐馆的诠释,而“讲述凉州老故事,传承西凉老手艺”是这家酒馆的主题。

  这间餐馆近一半面积搭建了非遗传承人日常展演的平台,包括室内直播展台和室外展演平台,还摆放了投影、音响设备,除了贤孝表演者可以随时演出外,还有很多年轻人在这里做直播。

  “不仅要让老年人听,更要培养年轻人去接受、喜欢非遗,进而主动传承非遗文化。”赵永成在武威长大,不知不觉中渐渐发现,三五成群的贤孝弹唱艺人不见了,于是“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成了赵永成开设“王哥放羊涮羊肉酒馆”的理念,他说:“想到故乡,我脑海里的场景就是喝着小酒、涮着羊肉、听着贤孝。我想把这种生活场景复原出来,把贤孝重新带回我们的生活,让大家觉得吃饭的时候没有贤孝就没有胃口。生活就需要这么点‘调调’。”

  这座将非遗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的涮羊肉酒馆,让培训班学员颇有感触。大家纷纷表示,实现非遗可持续传承与发展,就必须挖掘其时代价值,这样非遗才有生存的空间和舞台。把从前非遗的生存场景复原出来,与当下生活有机结合,是把非遗拉回生活的有益尝试。

  攻鼓子将根扎到校园里

  非遗不仅要“活”起来,更要传下去,这是武威市文化工作者的共同认知,而凉州区四坝镇九年制学校的孩子们表演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凉州攻鼓子,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现象。此举不仅让更多青少年体验到了传统技艺,感受到了非遗无比的文化魅力,更生动诠释了“非遗传承要从青少年抓起”的重要性。

  “一队古装黑衣武士,一阵由轻而重、由缓而急的隆隆鼓声,将观舞者带入金戈铁马的古战场……”被誉为“西部鼓魂”的凉州攻鼓子是流传于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杨家寨的一种民间鼓乐舞蹈,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坝镇九年制学校长期开展攻鼓子传承实践活动。1990年“六一”演出时,长期思考怎样把攻鼓子搬上舞台的原四坝镇小学教研主任蔡延就策划了一场攻鼓子会演活动。他把会打攻鼓子的家长都组织起来,到学校教孩子们。于是在演出中,孩子们的攻鼓子表演非常火爆,给了蔡延继续在学校传承攻鼓子的决心和力量。于是,蔡延便同四坝镇“杨家寨”第六代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舞凉州攻鼓子)代表性传承人杨门元一起,开启了“攻鼓子进校园”的探索。 “父辈跟我们讲,攻鼓子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到我们这一代千万不能丢了,而且要传承得更好。”抱着这种信念,杨门元加入了“攻鼓子进校园”的传承中。随着该校持续开展的攻鼓子培训和一系列外出交流展演,孩子们用攻鼓子打出的精气神感染了所到之处的人们。

  蔡延表示:“20多年来,攻鼓子在四坝镇九年制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校本课程。作为向下一代传承攻鼓子的一员,当凉州攻鼓子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时候,我感到非常自豪。”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