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做足地域特色 做好受众服务——段京肃教授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建言

 2019/07/21/ 01:04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 韦德占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段京肃正在作融媒培训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韦德占

  七月的兰州,黄河漾波,夏色斑斓。7月20日上午,2019甘肃媒体融合创新与发展论坛融媒培训班在兰开班,来自国内的专家、学者及媒体实务者齐聚金城,发表真知灼见,传递理念智慧,分享鲜活案例,为推动甘肃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建言献策。

  “搞新媒体,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怎么样才能做出自己的品牌,那就是要做特色,挖掘本地独一无二的东西,利用融媒体产品来表现本地特色,这样才能把融媒体‘搞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段京肃在接受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的采访时说,要做好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内容生产,就一定要充分调动省内外的资源,按照“融媒体+地域特色”的方式生产内容,传播效果一定是惊人的。

  “比如说,外国人都很喜欢庆阳的手工刺绣鞋垫,那我们庆阳市各个县区的融媒体中心在内容生产过程中就去研究手工刺绣鞋垫,搞清楚外国人为什么喜欢它?是缘于鞋垫上的花、还是因为刺绣?再利用新的理念、新的手段、新的表达方式,深入挖掘庆阳刺绣文化,最后将手工刺绣鞋垫以融媒体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一定是爆款!”

  “又比如说,一提起兰州,大家都会想起‘一碗面、一条河、一本书’。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碗面的文化内涵到底是什么?外地人都特别不理解兰州人为什么把牛肉面当作早餐吃,许多兰州人自己也解释不清楚。那我们兰州市各个区县的融媒体中心就可以去研究这碗面,研究兰州人的生活观念,研究这碗面与兰州的社会发展、在兰州人心中的地位……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融媒体产品既有新闻价值,又兼具娱乐性,还博人眼球,定会赚足了流量!”

  ……

  曾在兰州工作生活20余年的段京肃,对甘肃独具特色的地理地形、历史文化都有独到的认识与理解,谈起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内容生产,结合当地特色发表了真知灼见。

  当天下午,段京肃作了题为《“县级融媒体”的责任与担当》的融媒培训。培训中,段京肃指出,县级融媒体建设的核心是“服务”,要充分整合县域内外的社会资源、商业资源、生活资源,使县级融媒体中心真正成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想理论中心、舆论形成和舆情引导中心、信息汇聚和扩散中心、知识教育和传承中心、文化娱乐产业中心。

  “许多人认为互联网不就是个技术吗?不就是个设备吗?其实,远远不是!”

  段京肃认为,互联网的到来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问题,那就是今天的社会形态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一个“信息社会”。这个“信息社会”和之前的“工业社会”相比,核心生产资料变成了知识产权。所以说,“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那新闻舆论工作者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呢?

  段京肃认为,新闻舆论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其实就是信息传播的主题多元化,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就说过,“今天的社会是一个产消者并存的社会”。对于我们媒体工作者而言,我们既是信息的生产者,又是信息的消费者,以往我们的记者只负责写稿子,刊发出去是别人在用这条信息,而今天,我们既是信息发布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接收者,一方面别人在看我们刊发出去的稿子,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各类社交媒体上倾听着别人说的话。 同时,由于技术的发展,媒体之间的竞争进入了分秒必争的环节,记者要经受多种技术的考验,所以专业人员以及后备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当谈及“信息社会”媒体工作者新的机遇时,段京肃坦言:新机遇就在眼前!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