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我们的驻村帮扶干部】酒泉市驻静宁帮扶干部:用真情和汗水浇开“致富花”

 2019/07/23/ 01:56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 冀晋存 通讯员 何帅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冀晋存 通讯员 何帅

  编者按:“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深情。”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的亲身感受,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的殷切希望。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静宁县作为甘肃省深度贫困县,前段时间注入了一支扶贫新血液:酒泉市派驻静宁县驻村帮扶工作队。自5月14日进驻后,酒泉工作队队员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迅速转变角色,积极融入新环境,查民情、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用真情和智慧,在这片热土上绘就扶贫攻坚新篇章。

  初心筑根基 他乡当故乡

  5月13日,对于酒泉市派驻静宁县驻村帮扶工作队的50名队员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他们背起行囊,踏上列车,带着对家人的眷恋和不舍,离开熟悉的故乡,前往静宁县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媳妇怀孕了,预产期是10月份,我回去可能孩子就出生了。”静宁县甘沟镇庙岔村的帮扶队员蔡玮今年29岁,是酒泉市科技局的一名普通干部。他说,压力和阻力自然很多,作为丈夫,他不能陪伴即将生产的妻子;作为父亲,他也许会错过孩子出生的重要时刻。但是,为了脱贫攻坚这项伟大事业,最终他秉持初心,来到了静宁。每天晚上,蔡玮都会用微信视频的方式与家人分享他在这里的工作生活情况,看看家人熟悉面庞、听听他们支持的声音成为了他“充电解压”的有效方法。

??????1é???3?????§?????±??§?????????¥????12é?¨è??????????3????????¥??·èμ°è??è′???°??·.png

酒泉市科技局科技情报所干部蔡玮(右一)入户走访贫困户

  “把静宁县作为我的第二故乡,把静宁百姓当成我的家人,只有扎根泥土,才能绽放‘致富之花’,才能得到乡亲们的认可,才能把帮扶工作做好。”李铭在笔记本上写下这句话。今年32岁的李铭,是酒泉市委组织部一名组工干部,这次肩负重任,踏上远行之路,心里最牵挂的就是两岁的儿子。

  儿子想爸爸,每每要结束视频时,那头的妻子就会给儿子说:“你要乖,不然爸爸就不来看你了。”李铭听着甚是辛酸,但他心里还装着甘沟镇张湾村那些未脱贫的人,贫穷像刺,扎得他坐立不安。

2???é???3?????§???????é?¨???????12é?¨????§???ˉ?§??o§????????????é?-?????3?????????é???3???????????±????????§???????é?a?13?????3?o??????¥??·??¥?????°????????????é???????μ.png

  酒泉市委组织部帮扶干部一科副科级组织员李铭(右一)、酒泉市医保局主任科员王雪平(右二)入户查看新生牛犊成长情况

  正如他们一样,酒泉驻静宁帮扶工作队的50名队员,各有各的惦念。有的正在热恋,却要忍受异地之苦;有的准备结婚,临危受命,不得已推迟婚期;有的孩子嗷嗷待哺,无法分忧帮忙……但是,无论有多大的难处,他们都努力克服,放下“小我”成就“大家”,毫不犹豫冲向扶贫第一线,把他乡当故乡,用永恒不变的初心和深情一层层地筑牢决胜小康的根基。

  笃行促发展 实干助脱贫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看着贫困群众那朴实坚毅的面庞,我们的内心就充满了力量。我们坚信,在静宁这片蕴藏着巨大能量的土地上,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日可待。”作为酒泉帮扶队中为数不多的驻村第一书记,武兴刚坚定地说。

  和武兴刚一样,酒泉50名帮扶队员在静宁,发挥优良作风,坚持吃住在村、干事在村,走村入户,访贫问苦,把张家长、李家短全部装进心中。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奔波在危房改造和搬迁现场;争取资金为村民改善基础设施;宣讲政策、答疑解惑、疏散情绪、化解矛盾……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转山转水,只为了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3???é???3????????o?????????¤è??????§??§?é???-|??′????????3?o????è·???¤???è????????.png

酒泉市政府办公室行政科科长武兴刚(右二)跟群众聊家常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静宁县以苹果闻名遐迩,但目前果树栽培及病虫害防治问题依旧困扰着果农,鉴于此,酒泉帮扶队队员杨波发挥农学专业优势,邀请甘肃省农业大学教授走进古城、双岘、八里等乡镇的果园,现场为果农问诊把脉。“产业扶贫是关键,而技术是支撑产业的最有力武器。”杨波深有感触地说。

4???é???3??????????????????-????12é?¨?????????? ?????????¨?3¢?????3????????oè′???°??¤???è?2è§£???? ????????????ˉ.png

酒泉市林果服务中心干部、助理研究员杨波(右三)为贫困群众讲解果树管理技术

  秉持“做好小事,就是大事”的张礼琦在入户走访之余,积极创新帮扶措施,利用英语专业特长,在帮扶村开展支教活动,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世上没有做不好的事,就看你是否用心,就是一块石头,雕琢好了也能发光!”张礼琦说。

5???é???3?????§???′?±???o??3?·¥?§???ˉ???????§?????? ?¤???|??¨é?·?¤§é??????±?????????ˉ????′???¨.png

酒泉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副主任科员张礼琦在雷大镇开展帮扶支教活动

  针对司桥乡张彭村巷道硬化问题,作为酒泉帮扶队总队长,同时也是一名帮扶队员的王铁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现在该问题已得到回应。同时,他从产业入手,积极与甘肃佛慈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沟通,落实了司桥乡黑毛驴养殖项目。 

  王铁作为酒泉帮扶队队长,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他总会比别人起得早一点,睡得晚一点,跑的路和操的心多一点。由于队员各自所帮扶的乡镇相对距离较远,微信群成了他的“作战指挥部”“议事厅”,谁遇到困难时,只要在微信群里提出来,王铁总会第一时间动员大家想办法,“要相信众志成城,办法总会比困难多”“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但我坚信,在‘铁人’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定能打赢这场硬仗,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王铁说。

6?????±é????¢é???3?????§????????1|è?°????1|è?°???é???????????é?????é??é??????§ˉ????ˉ1??¥.png

共青团酒泉市委党组书记、书记王铁(帮扶队总队长)积极对接产业扶贫工作

  帮扶工作绝不能唱“独角戏”。酒泉帮扶队更加注重完善“省级主导,县级配合、社会参与”的扶贫工作机制,联系有关部门,动员社会力量,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上下沟通的桥梁作用,形成帮扶合力。6月27日,扶贫队员周明和刘亮经过不断沟通对接后,促成了北京山花工程慈善基金会,为静宁县乡村学龄前幼儿园送绘本项目签订合作意向框架协议,今年内将为静宁县181家乡村幼儿园赠送99550册、总价值40万元的儿童绘本,进一步夯实静宁县学前教育资源,助力教育扶贫更进一步。

7???é???3?????§?????????¤è??????§??§?é????¨???????????????è?????????o¤?μ?.png

酒泉市委办公室行政科科长周明与帮扶村老党员交流

  干部行不行,脱贫路上论输赢。工作好不好,群众评议见分晓。在脱贫攻坚这场特殊的“考试”中,酒泉帮扶队把打分权交给老百姓,敦促队员们真正沉下来,为民办实事、解难题,通过心与心的沟通,面对面的交流,书写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完美答案。

  锤炼党性修养 坚定理想信心

  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增强帮扶队广大党员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6月20日,经酒泉市委组织部批复,成立了酒泉市派驻静宁县驻村帮扶工作队临时党支部,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临时党支部设书记1名,委员4名,加强驻村帮扶队员的教育管理,落实中央、省、市委及帮扶地各级党委关于脱贫攻坚的要求部署,引导党员队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协调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6月26日,临时党支部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明确了组织架构和分工任务,同时为了方便管理,党支部根据驻村点区位划分,成立了6个党小组,党小组实行周报告、一周一会制度,动态管理驻村队员。此外,建立“酒泉工作队”微信群,通过随时随地发送工作动态,发布相关政策、学习资料,“晒”出工作照,形成了帮扶比、赶、超的浓厚氛围。不断增强帮扶队凝聚力,调动和激发工作积极性,为帮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来自酒泉的帮扶工作队作风扎实,接地气、办实事,不仅为静宁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补充了力量,更增强了我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该县的领导干部这样评价道。

  “为了让我们摘掉贫困的帽子,酒泉来的工作队很负责、很亲切,对我们的事情很上心。我们要站起来,只有‘站起来’,在他们的帮扶下,才能‘走起来’和‘跑起来’。”古城镇同心村返乡创业大学生王国强对帮扶干部的评价发自肺腑。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