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天水多处玉米地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 已得到有效控制

 2019/07/24/ 12:03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刘东亮
微信图片_20190724093642.jpg

  每日甘肃网天水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刘东亮)近日,在张家川县大阳镇、胡川镇,麦积区琥珀镇霍家川村、渭南镇王新村、花牛镇董塬村的玉米地里相继发现了草地贪夜蛾的幼虫。天水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虫情动态,全市立即启动了应急防控预案,采取措施进行防控和集中扑灭,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拉网式田间普查采取专业测报与群众测报相结合、灯下监测与性诱监测相结合、系统调查与大田普查相结合等方式,密切监测草地贪夜蛾迁入情况。全市共设立监测点421个,安装性诱和光诱等监测设备1463个,出动监测人员4500余人次。

微信图片_20190724093633.jpg

  据张家川县农业部门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发现的几处防治效果良好,杀虫效果接近90%,有效控制了草地贪夜蛾的繁殖和危害。武山、秦安等县区也召开相关会议,多措并举全面打响草地贪夜蛾防控战。

  目前,张家川县已对胡川、张川、大阳、龙山等4个乡(镇) 的1.1万多亩不同生态类型的玉米田进行了全面排查,未发现新的草地贪夜蛾幼虫和为害植株样。麦积区发生病害的8个乡镇18.6亩玉米地通过打防治药品等措施,虫害已得到有效控制。根据天水市农业农村局数据,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培训班115次,培训技术人员及群众8750余人次,采购防治农药23.4吨,累计防治面积3009.5亩,虫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造成大面积扩散和损失。

  新闻背景:

  草地贪夜蛾(学名:Spodoptera frugiperda):是夜蛾科灰翅夜蛾属的一种蛾。成虫在夜间活动,在植物叶子顶部产约100粒卵,卵阶段是在25℃的温度下持续3天。新孵出的幼虫以卵壳本身为食,然后静置2-10小时。幼虫即毛毛虫更喜欢以新叶为食,由于它们的食性习惯,通常会各自找到一片新叶。幼虫改变皮肤七次,并在最后的一次离开墨囊,穿透0.5厘米深的土壤,在那里它们变成蛹。蛹阶段在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持续约10-12天。成虫的寿命约为12天,该有害生物的完整周期仅为30天。

  该物种可能正发生同域种化,渐分化为分布地区与外形没有明显差异的两个亚型,其幼虫分别以玉米水稻为主要食草。

  草地贪夜蛾在农业上属于害虫,其幼虫可大量啃食禾本科如水稻、甘蔗和玉米之类细粒禾榖及菊科、十字花科等多种农作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其发育的速度会随着气温的提升而变快,一年可繁衍数代,一只雌蛾即可产下超过1000颗卵。

  该物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具有很强的迁徙能力,虽不能在零摄氏度以下的环境越冬,但仍可于每年气温转暖时迁徙至美国东部与加拿大南部各地,美国历史上即发生过数起草地贪夜蛾的虫灾。2016年起,草地贪夜蛾散播至非洲、亚洲各国,并于2019年出现在中国内地18个省份与台湾岛,已在多国造成巨大的农业损失。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