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肃网7月31日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郭秀睿)今日,记者从甘肃省司法厅了解到,甘肃省司法厅制定了《甘肃省行政执法信息公示网络平台实施方案》,在全国首次依托“信用中国(甘肃)”双公示系统,建立了全省统一的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依法、有序向社会全面公开全省各级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主体、执法事项、执法人员、执法流程、执法文书、法律法规规章、处罚裁量标准、执法结果、年度执法数据等相关信息。全面归集各级行政执法主体的行政执法基本信息、结果信息,并及时向社会公开,满足公众对行政执法信息公开与监督的需求,推动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的全面落实。
建立执法公示信息平台,首次提出“五级”管理新模式,省、市(州)、县(市、区)为管理单元,乡镇(街道)和各级执法单位确定录入员和审核员。平台设置100名管理员,8650名审核员和录入员。按照“谁录入、谁管理,谁审核、谁负责”,“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和“分级管理,统一公示”的原则,做到了责任到人、具体到事、安排到位,全方位向社会公开执法信息,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查询,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公开“九类”执法信息在阳光下运行
1.公开行政执法主体。
公开行政执法单位的名称、主体性质、执法职权和办公地址,方便公众办事,保障行政相对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2.公开行政执法人员查询系统。
公开证件编号、姓名、性别、工作单位、执法区域、执法领域和证件状态,让公众随时查询执法人员的真实身份,如遇到执法人员开展执法活动,行政相对人可以直接登录平台,根据执法证件号,查询其身份是否真实。
3.公开执法部门权责清单。
对省政府38个执法部门的行政权力事项、责任事项,追责情形向社会公开,便于公众对行政活动进行有效监督,从而倒逼权力运行更加规范,强化履职责任监督,促进行政效能提升。
4.公开行政处罚裁量标准。
公开每个行政执法机关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制约行政执法机关权力过度滥用,用一把尺子仗量,强化执法机关内部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公众和舆论的外部监督,使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公平公正地办理每一起案件,让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5.公开行政执法文书。
公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文书,方便执法单位和执法人员,了解掌握执法相关文书类型,规范执法文书使用,加强执法监督、提高执法效能,有效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提升行政执法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6.公开行政执法流程。
公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等20项行政流程图,方便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对照应用,有效掌握执法办案的基本要求,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7.公开法律法规规章。
公开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赔偿法、行政复议、行政监督条例和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等综合性法律法规规章,方便执法单位查询相关执法依据,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便民利民,实现公正廉洁执法。
8.公开执法结果。
公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征用和行政检查等信息,增强了行政执法工作的透明度,让行政执法在阳光下运行,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9.公开年度执法数据。
全方位不留死角公开各级执法单位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征用和行政检查统计数据,客观反映各执法部门全年的执法情况,公众可以通过查询数据,全方位了解各执法部门的执法结果和任务。通过“晒”执法数据,亮“家底”,强化执法监管、提升行政效能,更好的服务甘肃经济社会发展。
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的建立,意味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可以将外部监督转化成内部压力,促使行政执法部门积极履行法定执法职责,严格、规范执法,减少和避免行政执法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发生,进一步提高各部门依法行政水平。
相关新闻
- 2019年07月16日重磅!甘肃日报社“全媒体指挥中心暨县融媒信息共享平台”项目获2019年“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2019年07月10日惠民惠农资金一“点”查询 甘肃省扶贫(民生)领域监督信息平台上线运行
- 2019年07月01日李元平在甘肃党建平台启动会上强调 以标准化信息化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 2019年06月28日“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上线 咱党员干部有了“好帮手”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