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甘报故事《甘肃日报》创刊70周年征文】拾级而上的甘报人

 2019/08/02/ 07:0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王东

【甘报故事《甘肃日报》创刊70周年征文】

拾级而上的甘报人

  王 东

  1987年5月初的一个下午,作为一名基层作者,借着在省委党校学习的机会,我从安宁赶到甘肃日报社拜访未曾谋过面的副刊编辑刘玉老师。

  到了白银路的甘报社大门口,值班的中年门卫热情地朝兰山方向一指:“直直上去。刘主任在编辑部大楼二楼东头哩!”

  我谢过了门卫,朝着他手指的方向拾级而上,望着古色古香、高大端庄的编辑部大楼,一股敬仰之情和崇高感油然而生,激动不已。

  这年的4月23日,甘报的“百花”副刊上刚刚刊发了我创作的报告文学《艰难的奉献》,令我更为欣喜的是大名鼎鼎的苏朗先生为该文配了插图。在甘报用半个版发一篇小作者的作品,在当时可是一件影响不小的事情,很多熟人朋友都读到了,为此我还请在党校学习的同乡们喝了一场小酒。当时的稿费相当于我半个月的工资。

  到了刘玉老师办公室,门敞开着,我怯生生地敲了两下门板,里面传出平和的声调:“请进。”

  刘老师坐在堆满稿件的书桌前,微微发福的脸庞,看上去笑意盈盈、谦和儒雅。我赶忙自我介绍,他站起来伸出手:“噢,你就是王东。小伙子嘛!”招呼我坐下。我忐忑地表达着发表作品的谢意和兴奋。

  “你那篇稿子,立意好,文笔还行。继续好好写去……”

  临走,刘玉老师送我两本印有“甘肃日报”字样的稿纸,算是对我的鼓励和期许,我如获至宝捧在胸前。

  时隔三十多年,拜访刘老师的情景历历在目,历久弥新。甘肃日报拾级而上的大台阶,刘玉老师和蔼可亲的样子刻在了心底,挥之不去。

  第二年我党校毕业后,从定西地委调到《党的建设》杂志社,从事编辑记者工作,由于党报党刊的工作关系,从此与《甘肃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天从头至尾读《甘肃日报》既是我工作的需要,更是我的爱好使然,一些发稿多的记者,未识其人,先熟其名,在读其名下文字的同时揣度容貌长相,透过他们的文字,发现好的信息和线索,学习借鉴好标题、好文章、好版式。

  三十多年来,时常拾级而上:到报社、到记协,或公干、或访友,多有收获。遗憾的是令我心存感激的刘玉老师和报社的一部分创刊人已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甘守清寂、忘我工作的风骨和精神,依然在报社薪火相传,照耀着我们前行的路途。

  机缘巧合,在今年5月份《甘肃日报》即将迎来创刊70周年之际,组织上安排我到甘报社工作。听到这一消息,我既兴奋又惶恐,兴奋的是在职业生涯中,有缘与亦师亦友的老领导、老朋友成为同事,惶恐的是报社藏龙卧虎,聚集了大量人才,还需不断学习。

  上班伊始,报社主要领导安排我参与报史馆的陈展工作,从而有机会对甘肃日报创刊70年的辉煌历史,近距离地触摸和感知。

  翻开一页页尘封的报纸编年史,第一任社长阮迪民先生拾级而上的背影跃然纸上。这位出生于浙江临安的江南才俊,帅气硬朗、英姿勃发,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奔赴延安,投身革命。“8·26”兰州刚刚解放,他就乘着吉普车穿过硝烟未尽的街道,急匆匆请驻扎在三爱堂的彭德怀司令员题写报名。返回报社时,时年34岁的阮迪民社长拾级而上的背影,永远定格成了《甘肃日报》历史上庄严神圣的一页。

  厉兵秣马,风雨兼程。1949年9月1日,《甘肃日报》创刊出报,为迎接新中国成立献上甘肃人民的厚礼!

  1949年8月31日晚,彭德怀司令员亲自审改了由时任甘肃省委书记张德生撰写的社论《庆祝兰州解放》(代发刊词),社论明确指出办报宗旨:“在中共甘肃省委领导下,全心全意为甘肃人民服务。”

  三个月后的12月1日,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为《甘肃日报》题写了四幅报名,其中一幅沿用至今,熠熠生辉。

  读到这里,仿佛看到编辑部大楼的大台阶上,一代又一代的甘报人拾级而上,栉风沐雨,负重前行。他们用崇高信念、工匠精神,殚精竭虑、通宵达旦地打磨着每一枚汉字,守望明天,憧憬未来,把自己的青春和忠诚镌刻在了大台阶上,坚实厚重,足迹如铁。

  进入新时代,拾级而上的新一代甘报人,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迎难而上,改革创新,与祖国同行,为人民礼赞,把全心全意为甘肃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大写在蓝天上,流淌在血脉里。

附:作者简介

  王东,1962年生于陇西,祖籍甘谷,中共党员,大学毕业,编审(正高三级)。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曾任甘肃省委《党的建设》杂志社副社长、社长(副厅长级),现任甘肃日报社委委员、副总编辑,甘肃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系甘肃省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会员。著有报告文学集《绚丽的生命之光》、小说集《乡神》、个人文集《访谈与散笔》。先后在《瞭望》、《读者》、《小小说选刊》、《中国画廊》、《少年文艺》、《飞天》等报刊发表文章并获奖。部分作品入选多种选本。2008年1月获甘肃省“第二届十佳优秀出版工作者”称号,2009年10月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甘肃出版突出贡献奖”,两次获敦煌文艺奖,中国新闻奖评委,享受高级专家津贴。

作者履历

  1982.12-1984.3 陇西县税务局干部

  1984.3-1988.10 定西地委对台办干部

  1988.10—2002.07 甘肃省委党的建设编辑部干部

  2002.07—2007.12 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宣传》副主编

  2007.12—2017.09 甘肃省委党的建设杂志社副社长(其间2017.01—2017.09主持杂志社工作)

  2017.09—2019.05 甘肃省委党的建设杂志社社长,甘肃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

  2019.05— 甘肃日报社社委委员、副总编辑

主要作品

  第一辑:报告文学

  《在征服冻土的事业中》、《渭水源头的恋歌》、《悠悠丝路情》、《癌症不等于死亡》、《魂系华家岭》、《西北高原上的山丹花》、《艰难的奉献》、《路在自己脚下》、《依恋黄土地》、《不仅仅是为了爱情》、《耕耘者的信念》、《绚丽的生命之光》、《为了兰炼的明天》、《廉洁奉公的好书记》、《人民的“税官”》、《模范丈夫》、《风吹旱塬一株草》、《吹尽狂沙始到金》、《童年,我编织》、《在这片赭红色的土地上》《我是怎样进行报告文学采访的(代后记)》。

  第二辑:访谈

  《在创造财富中做财富的主人——访茅于轼》、《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访叶笃初》、《没有农民谁能生存在天地间——访温铁军》、《做知心父母——访卢勤》、《建设新农村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经济学思考——访徐祥临》、《理想主义者的诗意人生——张克荣与他的〈华人纵横天下〉》、《农民增收咋这么难——访农户实录》。

  第三辑:随笔

  《生花妙笔赞美红色中国——读莫晓松金奖作品〈春到红墙〉》、《转型期花鸟画家的出场——关于莫晓松的绘画实践》、《渭水源头踏歌来》、《江山无尽美 盛世绘华章——北京画院画家成县写生活动札记》、《西部创业不畏难》、《农民歌手孔尕扎》、《上了广告的杨老汉》、《致先生》、《尽其精微至远境》、《晨钟暮鼓遏九华》、《记忆中的母校》、《居家》、《父亲》、《妈妈送我远行》、《写给女儿未来的记忆》、《笔墨当随时代》、《我与〈党的建设〉三十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