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搬运半夏原料。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金奉乾
8月3日上午,记者走进西和县恒力半夏专业合作社,在繁忙的分拣车间里,在隆隆的机器声中,亲身感受到了半夏产业助推贫困村民脱贫增收的强大力量。

半夏专业合作社的车间里,村民高苗苗(左)在分拣半夏。
“我在这里干的活就是将半夏里的小石头分拣出来,一天能挣80元。老公在另一个车间,他一天能挣150元,这确实比我们种庄稼划算得多。”在西和县恒力半夏专业合作社分拣车间里干活的高苗苗在给记者介绍情况时,也不愿意放下手头的活计,就是为了能多挣点钱。她说,她家在8公里外的十里镇小麦村,家里9口人,孩子们都在上学,还有两个年迈的老人。以前,维持一家人生活的收入除了丈夫外出务工外,主要靠种庄稼,家庭收入很低。最近几年,他们转变观念,在农闲季节到半夏合作社务工,离家近,挣钱快,一年下来两口子能挣7万多元。“这在以前根本想都不敢想,不耽误家里的农活,老人也照顾了,还能挣七八万元,我们家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高苗苗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半夏药片
西和半夏,历史悠久,种植基础深厚,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高,稳定性强,带动面广,是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也是西和县农业特色龙头产业。
成立于2011年的西和县恒力半夏专业合作社,半夏订单种植、技术指导、产销覆盖了西和县10多个乡镇,每年半夏种植经销量达2000吨以上,占全县的50%。该合作社负责人吴均平说,他们的运行模式为“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全产业链生产方式,带动8000余户种植经验优良的农户规模化种植,每年产出优质半夏2000多吨,年产值3亿多元。先后与国内外多家企业合作并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每年对外销售半夏品种2000余吨。
“合作社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860户,配股分红每户每年800多元,一年下来为贫困户分红金额超过60万元,积极带动贫困村民脱贫增收。”吴均平说,除此之外,他们还吸纳附近乡镇的村民到合作社务工,每年的用工旺季,用工量超过百人,为当地群众脱贫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合作社负责人吴均平介绍情况。
西和县半夏年产量达6000多吨,种植面积2万亩,产值6亿余元,约占到全国总产量的70%,已成为西和县的支柱产业,素有“中国半夏之乡”的美誉。

“脱贫关键靠自己,别让大家看不起”的宣传标语。 金奉乾 摄
“目前我们致力于半夏中药饮片开发,走产业化的路子,延伸产业链条,让产品价值利润最大化是我们发展的方向,我们有信心做大做强半夏产业,让半夏成为西和老百姓的钱袋子!”吴均平信心满满地说。
相关新闻
- 2019年08月04日【第11届陇南乞巧女儿节】“我们的节日·乞巧节”理论研讨会在陇南西和举行
- 2019年08月03日【第11届陇南乞巧女儿节】看看谁最巧? “巧嫂巧妹巧汉子”技能大比拼
- 2019年08月03日展脱贫攻坚巾帼力量——第十一届陇南乞巧女儿节系列活动掠影
- 2019年08月03日【第11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千年造纸法焕新生 西和麻纸网上热销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