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省外媒体看甘肃

【中国文化报】何芳:脱贫致富“巧姑娘”

 2019/08/13/ 16:38 来源:中国文化报 记者 赵若姝

何芳:脱贫致富“巧姑娘”

  本报记者 赵若姝

  每年农历七月上旬是何芳忙碌的时节。与往年一样,在刚刚过去的七夕乞巧节期间,何芳在家乡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举办的第十一届陇南乞巧女儿节上又一次成了备受欢迎的“大忙人”——她带去的帽子、坐垫、拖鞋等草编工艺品卖出了200多件。

  对西和女性而言,草编是代代相传的手艺。“在我小时候,村里哪家生了女儿,就相当于‘发财’了。”来自西和县稍峪镇王山村的何芳笑着说,“因为女儿可以用草编编成日用品,供全家人使用。我小时候用的草帽、背篓等就是出自奶奶和妈妈之手。”耳濡目染之下,何芳逐渐掌握了草编手艺。但随着环境的变迁,草编逐渐淡出了西和人的视野。

  西和县是甘肃省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有贫困村147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49万,其中贫困女性2.1万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46.7%。然而,西和人民在精神上并不贫困。作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西和县的乞巧节始于汉代、兴盛于明清,是一项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民俗节庆活动。每年从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到七月初七晚上,是西和广大女性乞巧祈福的日子。近年来,陇南市深入挖掘西和乞巧文化中蕴含的女性自立自强的文化内涵,连续举办陇南乞巧女儿节,鼓励广大西和女性汲取乞巧文化内涵,通过巧手脱贫致富。

  何芳正是其中一员。2016年,何芳在一次女性技能培训班中受到启发:家家户户都有废弃的玉米皮,堆在一起占了很大空间。如何能将不起眼的玉米皮变废为宝?顺着这个思路,何芳重拾昔日流行的西和草编,创新开发了玉米皮编织技艺。从那时起,何芳便骑着电动车穿梭于周边各个村镇,把从田地里收集来的玉米皮编成草编工艺品,还开发了靠垫、蒲团等一系列融入现代生活的新产品。

  何芳并不满足于自己的成绩:“西和县有太多我这样的留守妇女。她们没有经济来源,还要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得很辛苦。何不发动大家一起利用农闲时间做草编?”于是,这一年,何芳的草编刺绣基地应运而生,村里众多能织善编的留守妇女在她的鼓励和带动下加入其中。由于做工精巧,草编刺绣基地第一批生产的草编坐垫、草编工艺品被县内的电商企业一抢而空。

  为了扩大规模、转变运营模式,2017年3月,何芳成立了巧女旅游文化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草编、柳编、竹编工艺品和手工刺绣工艺品的制作,以及草编、柳编等工艺品制作人员的培训。公司采用分散加工、统一供货的模式,乡亲们得以利用农闲时间在家中进行草编制作,何芳将统一收购来的草编作品提供给电商平台,实现了草编手工艺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2017年,公司的净利润达到10万元。

  目前,何芳的草编刺绣基地已经成为西和县叫得响、成规模、有品牌、赢市场的市级专业示范点和巾帼品牌创业基地,9个村子的近300名留守妇女和老人在何芳带领下,每年生产2万多件草编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每人年增收四五千元。何芳也获评陇南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天上“巧娘娘”,地下“巧姑娘”。今年陇南乞巧女儿节,何芳在现场销售之余再次收获大量订单。她也将乞巧文化视为推广西和草编的重要载体。“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是我们贫困妇女脱贫致富的敲门砖,我们也将用巧手继续开辟新天地。”何芳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