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新闻发布厅  >  发布实录

第二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实录(文+图)

 2019/08/15/ 10:05 来源:每日甘肃网

发布会现场

  8月15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二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将于8月22日至24日在我省陇西县举办第二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晓明,定西市委常委、副市长薛振宇,陇南市副市长任丽梅,张掖市副市长王向机共同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甘肃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刘伯荣主持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将于8月22日至24日在我省陇西县举办第二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晓明先生,定西市委常委、副市长薛振宇先生,陇南市副市长任丽梅女士,张掖市副市长王向机先生共同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央驻甘、香港驻甘、省市30多家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的到来。

  首先,请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晓明先生对第二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筹备情况和甘肃省中 医药产业发展有关情况进行发布。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晓明

  王晓明: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多年来对我省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的关心关注和鼎力支持,下面,我就第二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的筹备情况和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2017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复甘肃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2018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2018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药博会”)。“试验区”“药博会”成为甘肃中医药发展史上获得的两个全国唯一的“国字号”品牌。为进一步推动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促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经国清办同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甘肃省人民政府拟定于8月22日至24日在“千年药乡”甘肃陇西举办第二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本届药博会将秉持“绿色 道地 高质量”的主题,突出中医药产业与扶贫产业、贫困地区群众通过中医药脱贫。药博会将着眼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需求,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依托甘肃中药资源优势,按照开放合作、促进贸易、传播文化的思路,精心策划、周密组织、提升内涵、丰富载体,努力把药博会打造成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中医药新政策新标准新技术新产品的权威发布解读平台,全国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成果的展示平台,中医药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支撑平台,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创新平台。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导帮助下,本届药博会重点策划了九场活动,主要包括开幕式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主题论坛、“一带一路”上的中医药、中医药新政策新标准新技术新产品论坛、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论坛、食药康养论坛、中医药产业招商大会、中药材交易采购大会、中医药产品展览展销等。其中,开幕式暨主题论坛将邀请国家领导人和相关部委领导、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代表、院士、专家和知名企业家等出席并发表演讲。“一带一路”上的中医药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相关国家的代表将发表演讲,充分展示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的成就。中医药新政策新标准新技术新产品发布论坛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主持并策划,将成为固定品牌,由国内权威专家发布解读。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论坛,将着重研讨中医药事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甘肃模式”。可以说今年的论坛亮点纷呈,影响深远。第二届药博会还将设置中医药产品展览展销活动,设知名中药企业展区、大健康产品展区、省区市特色产品展区、道地中药材展区、中药材种植加工机械展区等5个专题展区,全面展示展销国内外中医药产品。甘肃的道地药材当归、黄芪、党参、大黄、甘草等“五朵金花”及以它们为原料的中成药新产品,大健康产品集中亮相。真正实现国药在陇、国药贮陇、陇药世用、国有陇药目标,还将开展中医药产业招商政策解读和项目推介、供需双方对接洽谈、集中组织项目签约。

  为确保举办一届“国际水准,全国一流”的博览会,全面做好筹备工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第二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总体方案》,全面启动了筹备工作,成立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甘肃省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共同担任主任的第二届药博会组委会。组委会已邀请世界卫生组织代表,“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的政府代表,外国政府驻华使节,港澳台地区相关机构代表,国家相关部委、兄弟省区市政府代表,国内外中医药产业和行业领域内的组织机构和专家学者,中药材生产、加工、经销企业,大型医疗机构、科研院所负责人及专家学者,相关行业学协会和新闻媒体代表等参展参会。永久性场馆丝绸之路中国•甘肃中医药博览园,会场布展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来自国内外的参展企业约500余家,邀请参会宾客将达1200人以上。其中名企、名医、名专家和客商占到了嘉宾总数的80%以上。邀请匈牙利作为本届药博会主宾国。世界卫生组织名誉总干事、原总干事陈冯富珍、匈牙利人力资源部卫生事务国务秘书、印度尼西亚卫生部部长等将出席。本届药博会的举办对宣传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展示甘肃省中医药发展成果、优势以及发展综合试验区的进程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也将为全国中医药产业发展探索出可供复制和借鉴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在此,热烈欢迎省内外医药相关机构,有关政府机构,各界人士和客商到甘肃来,同时也热忱期待各位记者到时实地感受、宣传药博会盛况。

  此外,我还要把我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些情况作重点介绍。首先,甘肃省把中医药产业列为全省的十大生态产业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近两年来,我省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在建立机制方面,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副省长作为召集人,28个省级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专门研究解决相关在中医药产业发展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和关键点。我们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我们既有在中医药产业总体方面发展的政策,也有专门针对各个环节,种植、生产加工以及仓储、流通等各方面的政策,且有些措施已经或者正在落实,对甘肃的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其次,首届药博会以来我省中医药产业取得明显的进展。首届药博会上,全国政协李斌副主席对甘肃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三个关键点,要抓好中药材的标准化的种植,要抓好中药材的精深加工和仓储交易。另外,黄璐琦院士也对甘肃中医药的产业发展提出了“八化”:产地道地化、种源良种化、种植生态化、生产机械化、产业信息化、产品品牌化、发展集约化、管理法治化。大家一致认为李斌副主席的“三个关键点”和黄璐琦院士提出的“八化”,对甘肃中医药产业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性意见。过去的一年,围绕重要指导性意见狠抓落实。

  第三,在种植方面,我省着重稳规模、保质量、提效益、全省在去年中药材的种植方面面积已经达到460万亩,在今年面积保持在460万亩,但是其中的标准化种植的面积有了很大的提升。标准化种植的面积,我们今年已经达到了180万亩,比去年相比增加的30万亩,占39%,其中定西市作为中药材的主产区,增长的幅度较大,定西市的标准化种植的面积已经达到77%。为了使中药材的种植户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和价格波动的能力,我省专门将当归、党参、黄芪这三个品种纳入到中药材省级保险补贴的范围,按照不同的品种,种植一亩地药材有相应的保险补贴,使得全省补贴的面积规模达到了85万亩。另外,我省其他的品种和各市县的一些由保险补贴种植的范围就更大一些,规模达到115万亩,有效的提升了抵御自然灾害和价格波动的能力。

  第四,在加工方面,持续壮大精深加工企业规模,新增规模以上中医药生产企业19家,累计达到90家。着力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建成中医药产业创新研发孵化园区6个,入驻企业146家,通过GMP认证企业68家,支持3家中医药企业研发中药配方颗粒,改进提升10个二次开发品种的工艺技术和质量标准,中医药精深加工企业核心竞争力整体提升。2019年上半年,全省规上中医药生产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6%。

  第五,在流通方面,我省有些地方,既是中药材非常好的种植地,也是做好的中药材仓储地,在这方面我省紧盯建成全国最大的仓储物流交易基地的目标来开展工作,新建、改扩建了中药材专业化交易市场6个,初步形成以陇西、岷县、渭源、民乐、武都、宕昌等县为龙头的规模化的交易市场,仓储能力持续提升。全省的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目前已经达到110万吨,在去年基础上增加了20万吨。另外,我省还着力发展中药材电子商务,在线上中药材批发零售企业达到100家以上。

  第六,在中医药创新发展方面,我省还着力加强了中药材创新发展方面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甘肃省委省政府专门印发《关于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若干意见》,专门对中药材产业发展提出了激励和引导的政策。此外,我们还有相应的项目支持,一些科研项目也陆续开展实施。国家重点研发科技专项项目“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党参中药材大品种研究和大健康产品开发”4月份启动实施。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的中药材及饮片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通过评审,进入《国家药监局首批重点实验室名单》。整合22个中医药研发省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了甘肃省中医药研究中心、甘肃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都是侧重于中医中药在临床研究方面的能力提升。

  总之,我省下大力促进中医药产业和事业的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助推甘肃省脱贫攻坚,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王局长的介绍。下面请定西市委常委、副市长薛振宇先生介绍定西市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定西市委常委、副市长薛振宇

  薛振宇: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定西市委、定西市人民政府对长期以来关注和支持定西发展特别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各有关方面及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距省会兰州98公里,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和新欧亚大陆桥必经之地,是“一带一路”甘肃黄金段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全市辖1区6县,总面积2万平方公里,有耕地1218万亩,人口304万人。定西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多样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与多种中药材的生物特性相吻合,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甘肃省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定西先行先试的决策部署,把中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进行培育壮大,实现了产业聚集与规模扩张并举的重大跨越,为全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定西迈上了从“千年药乡”到“中国药都”的崛起之路。具体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十六个字”。

  一 、千年药乡。定西是全国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主产区之一,自古就以“千年药乡”著称。目前,全市共有各类中药材品种439种,在全国统一普查的363个主要品种中,定西就有135种,占37.2%;常用的130多个品种中,定西就有97种,占75%左右。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左右,总产量35万吨左右,占全省的二分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岷县所产当归世称“岷归”,素有“岷归甲中华”和“中国妇科人参”之美誉;南北朝时陶弘景所著《神农本草集注》有“黄芪第一出陇西”、“独活出陇西者质佳”的记载,是定西道地药材记载之始;2018年,当归、党参、黄芪、黄芩、红芪、金银花等11种药材种植面积都在万亩以上,其中三大主栽品种当归36万亩、黄(红)芪39万亩、党参41万亩,分别占全省的74%、70%、65%,占全国的60%,20%和40%,形成了以岷县为主的当归、陇西为主的黄芪、渭源为主的党参三个道地特色优势品种种植带。

  二、天下药仓。定西气候湿度小、光照足、通风好,自古以来就是中药材的“天然药仓”和集散地,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加之便利的交通条件,已形成了“南药北贮”的格局。陇西康美现代仓储物流及交易中心、九州通岷归综合产业园、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智能云仓”、中国中药中药材仓储交易中心等现代仓储物流项目先后落户定西,中药材规范化、标准化贮藏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药仓”。目前,全市千吨以上中药材现代物流仓储企业30多家,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到100万吨,仓储品种320多个,其中陇西县静态仓储量达到80万吨。

  三、西北药市。定西交通便利,中药材交易逐渐向规模化、现代化市场交易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了以首阳、当归城、渭水源、康美西部中药城等5个中药材市场为龙头,以产地集贸市场、各乡镇收购网点、电子商务为补充的中药材市场体系,全市地产道地药材及其加工产品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2018年,5个交易市场共交易中药材95万吨,市场交易额195亿元。已建成中药材类电子商务平台10家(其中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平台是经省政府金融办批准的线上交易平台),开设网店3128家,通过网络外销各类中药材产品3亿元。

  四、中国药都。2008年以来,定西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中国药都”的目标,着力推动全市中医药产业快速转型升级,取得了较好成效。目前,全市制定颁布中药材省级地方标准51项,建成原药规范化生产基地121万亩,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0万亩,培育中医药产业村516个,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覆盖率达到80%以上。中药材加工企业243户,加工量33万吨;规模以上中药企业34户,其中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0户。共有药品批号339个,产品已发展到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成药、保健品、药妆等多个系列。全市中医药企业积极申报国家专利共计110件,其中授权专利55件;与国内30多所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科研合作关系,组建成立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个。注册道地、优势地产中药材地理标志4个、品牌商标175件、中国驰名商标5件。特别是2017年甘肃省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定西市作为核心区积极开展先行先试。同时,去年药博会升级为国家级博览会并成功举办,为定西中医药产业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给定西中医药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今后,我们将按照“以医带药、以药促医、医药并举、药医共荣”的思路,优化“中药材种养、仓储、加工、中医医疗、康养服务”的五大空间布局,创新“人才政策、药材种养、医疗服务、医疗康养、生产加工、研发检测、仓储流通、对外交易”的八大模式,形成“人人学中医、户户种(养)药材、处处搞康养、层层兴岐黄、县县做产业”的五大发展格局,推动全产业链开发、全过程监测、全生命周期服务,努力把中医药产业加快培育成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和助推脱贫攻坚的首位特色产业,推动定西中药材走出国门,迈向世界!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定西是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投资发展热土。定西历史悠久、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商机无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将于8月22—24日在我市陇西县举办第二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这是一次提升中医药产业发展水平的国家级盛会,更是一次加强交流与合作、展示定西发展形象的全新平台。定西诚邀新闻界的朋友们前来采访宣传,诚邀实业界的朋友们前来投资兴业,共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新辉煌!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薛市长的介绍,下面请陇南市副市长任丽梅女士介绍陇南市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陇南市副市长任丽梅

  任丽梅:

  同志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省政府在这里举行2019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我代表陇南市委、市政府,对各新闻媒体和各位记者朋友长期给予陇南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甘陕川三省交界地带,是甘肃唯一全境属于长江流域的地区,辖一区八县,195个乡镇,3201个行政村,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87万人。陇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伏羲生处、先秦故里,是三国时期魏蜀相争的主战场,是红军长征到陕北去的转折点和“加油站”,也是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两当兵变”等早期革命活动的红色纪念地。陇南风景优美,生态良好,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2%,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是甘肃乃至西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有生态、人文旅游景区20多个、景点800多个,国家级4A景区13个。陇南生物多样,资源富集,被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称为“宝贝的复杂地带”,现已探明各类矿产资源34种,其中西成铅锌矿带为我国第二大矿体,锑矿为我国第三大矿体。陇南是甘肃唯一的油橄榄、茶叶等亚热带作物产地,也是全省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和出口基地。境内有各类中药材3037种、4541味,其中名贵药材350多种,素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之美誉,“米仓红芪”“文县纹党”“宕昌当归”“铨水大黄”“西和半夏”等产品因其量多质优而享誉全国、畅销世界。

  近年来,陇南市委、市政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培育中医药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有效带动了中药材产业发展。全市现有独一味生物、佛仁制药、宝徽集团植物生化等3家中药制药企业,中药材饮片为主的初加工企业发展到30多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达131个,组建专业协会60多个。已注册中药材商标16个,礼县大黄、文县纹党、西和半夏、武都红芪、宕昌大黄、宕昌党参、哈达铺当归、宕昌黄芪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西和县被命名为“中国半夏之乡”、文县被命名为“中国纹党之乡”、宕昌县被命名为“中国药材之乡”、礼县被命名为“中国大黄之乡”,武都区被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建成4处中医药养生旅游生态景区,20余处中医药养生旅游景点,4处中医药博物馆,24处养生药膳馆,119处中医药养生保健馆。2018年全市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07万亩,中药材采挖65.4万亩,采挖量18.22万吨;产值达21.03亿元,种药农民人均纯收入1663.4元。同时,全市先后建成了1个国家级、13个省级、22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建成和在建4个全国基层名中医工作室。加强了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评选各级名中医140人。实施了中医药五级师承教育,培养了中医药学术继承人445人。

  为积极融入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快创新中医药产业发展机制,进一步提升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层次与水平,按照省政府安排,我市将于8月24日至26日举办第二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陇南分会。本届药博会陇南分会以“采药陇之南、康养山水间”为主题,期间将举办开幕式、中医药产业招商大会、专题论坛、中医药产品展览展销等系列活动。我们热切期望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前来陇南参加药博会陇南分会系列活动,一如既往地关心、宣传推介陇南,支持陇南的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共同谱写幸福美好新陇南的新篇章!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任市长的介绍,下面请张掖市副市长王向机先生介绍张掖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及第二届药博会民乐县分会场筹备进展情况。

张掖市副市长王向机

  王向机:

  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和商贾重镇,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张掖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优越的种质资源和成熟的种植技术,成为西北内陆地区农作物包括优质有机中药材生产贮藏加工的富矿之地和黄金区域。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张掖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

  一是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张掖市属于温带干旱气候类型,全年平均气温6.7℃,无霜期120—179天;年平均降水量130mm,年平均日照时数3000小时左右,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贯穿全境。境内海拔1200—5555米,较大海拔落差形成由南向北梯次分布的雪山、草地、绿洲、湿地、荒漠、戈壁等生态系统,孕育了种类丰富、功能各异的中药材。尤其是以民乐县、山丹县为主的祁连山浅山区,以祁连山冰雪融水灌溉为主,天蓝、水绿、土净、空气清新,气候冷凉干燥,病虫危害少,使其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绝佳的温带荒漠干旱产药区和青藏高原东部高寒阴湿绿色有机“天然药库”。

  二是药材资源品质优良。民乐县、山丹县及高台、甘州、临泽的部分地区境内植物类野生药材主要有甘草、柴胡、锁阳等87个品种,农民主要种植板蓝根、甘草、柴胡、当归等20多个品种,板蓝根经甘肃省药检部门化验,浸出物高出药典标准1倍以上;甘草甜素含量高、品质优,党参浸出物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9%,达到76.9%。河西制药、银杏林药业等8户企业获得了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GMP认证,祁民药业取得GSP认证,诚泰药业4000亩板蓝根取得扬子江药业集团GAP认证,浩东药业取得黄芪、大黄、柴胡有机产品认证。

  三是产业基础初具规模。至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0多万亩,建成连片1000亩以上中药材种植基地30个、2000亩以上种植基地4个、5000亩种植基地1个、2万亩种植基地1个;建成标准化示范基地16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5.9%;建成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7个、面积6880亩。全市陇药加工制造业企业达到33户,其中药品及生物制品制造企业8户(中成药制造企业1户、中药饮片加工企业5户、兽用药品制造企业1户、生物药品制造企业1户),中药材加工企业25户,中药材及饮片加工品种485种、年加工能力4.6万吨;2012年,被国家农业部、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板蓝根之乡”称号。

  四是发展平台条件完善。重点推广移动喷灌、机械化挖掘、平衡施肥、工厂化育苗等中药材种植新技术、新成果21项,示范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高效低毒替代农药防治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有效提高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水平。累计投资1.5亿元在民乐县建成集孵化、咨询、电商、投融资等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创业创新孵化园—西部药都,占地面积60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产品展示交易及办公区、研发中心、交易大棚、综合库房四大功能区,现已高标准建成中医药文化馆、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配套设施,可为1000户药商提供生产经营服务。目前,已入驻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加工及营销企业100多户,成立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等合作经济组织40多个,已在安徽、成都等中药材市场设立直销窗口13个,发展中药材购销经纪人110名。

  二、第二届药博会分会场筹备情况

  2017年8月我市成功举办了中国•张掖(西部药都)陇药博览会及中医药学术论坛,2018年10月又成功举办了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民乐分会场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经贸合作不断加强,中药材产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办好第二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民乐分会场活动,我们信心百倍。近期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批示,分管领导现场指挥,市县统筹、上下联动,各项工作全面开展,进展顺利。市县已制定并印发具体工作方案,确定开幕式、领导嘉宾巡馆、中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媒体见面会、媒体专访、中医药产业招商大会、中药材交易采购大会、中医药全产业链观摩、中医药适宜技术体验、药膳美食品鉴、文化体验、成果通报会等12项重点活动,逐项安排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逐条分解细化筹备工作任务,明确完成时限,确保筹备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精心组展、广邀客商。本次药博会在民乐生态工业园区西部药都设立会场,共设置中药材种植、中医药科技等展位134个,设置特色产品、旅游产品、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个性化展区6个。截至8月9日,通过各种渠道邀约,共收到来自全国的182家参展商报名,其中国内省外企业91家、省内企业91家,8月15日开始,参展商将陆续开展布展工作。通过积极邀请,已确定邀请到民乐分会场参加活动的省上领导、中科院院士、空军军医大学教授鞠躬,泰国卫生部代表团、美国驻华使馆代表团等国内外宾客320余人。通过主动对接,共落实江苏万年长药业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戊酮等系列产品项目等拟签约项目10个,项目拟投资总额24.8亿元。

  三是细致接待,加强保障。宾客食宿接待宾馆已确定,并对酒店内部和周边氛围营造进行了策划。成立70名青年志愿者和30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邀请专业培训机构对抽调人员和志愿者进行接待礼仪培训,负责会议期间服务保障工作。民乐县成立治安保卫、安全保障、交通保障、电力保障、通信保障、卫生保障6个工作小组,全力做好活动期间有关场地、设施、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服务保障等工作。

  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张掖是一个充满发展活力的城市,是一片投资兴业的热土,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新希望,我们诚挚地邀请国内外的投资商和各界朋友们多来张掖走一走、看一看,在张掖考察旅游、投资兴业、共襄盛举。大美金张掖欢迎您!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王市长的介绍。下面,进行记者提问,提问前请举手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

甘肃新闻综合广播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请薛市长简要介绍第二届中国(甘肃)中医药博览会陇西主会场筹备进展情况,同时与第一届博览会相比,第二届中医药博览会将有哪些亮点呈现?

  薛振宇:

  首届药博会规模大、层次高、效果好,赢得了广泛赞誉和肯定,特别是药博园建设,创造了新的 “甘肃速度”,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省、市、县对第二届药博会的筹备高度重视,着手早,谋划深,抓的实。第二届药博会将于2019年8月22日至24日在我市陇西县举办,目前筹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推进。

  第二届药博会的最大亮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面展示“中国药都”形象。今年药博会要“看一个或一批大规模的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看一个或一批大的中药深加工企业,看一个或一批大的中药材现代化物流交易市场”,这些观摩点正在精选、培育、提升,将给各级领导和参会嘉宾全产业链展示定西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水准,全面提升定西“中国药都”的形象。二是进一步突显甘肃·定西在国内外中医药产业发展上的话语权。这次博览会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中医药产业政策及标准发布会”,发布国家及甘肃省扶持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发布道地药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这对我省、我市加快国家中医药产业综合试验区建设,抢占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推动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香港商报记者现场提问

  记者:近年来,定西市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持续推动中医药产业链转型升级,全力打造“中国药都”。请问薛市长,目前主要取得了哪些成效?

  薛振宇:

  近年来,定西市中医药产业发展主要在以下十个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是产业化规模不断壮大。2018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55万亩,总产量34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地级市中居第一位。全市中药材种植业实现产值79亿元,加工业实现总产值68亿元,市场交易额达到195亿元。今年,全市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到174万亩。

  二是良种化程度不断提高。成功选育出当归、党参、黄芪、板蓝根等中药材新品种15个,选育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三是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制定颁布中药材省级地方标准51项,建成中药材原药规范化生产基地121万亩,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0万亩,药材集约化育苗基地600亩,培育中药材种植专业村516个。

  四是精深化加工不断提升。全市中药材加工企业发展到243户,中药材年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规模以上中药企业达到34户,产品已发展到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中成药、保健品、药妆等多个系列。

  五是科技化支撑不断增强。全市共有中医药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中医药科技创新型企业6家,申报授权专利55件;与国内30多所科研院校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组建成立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个,企业实施科技合作项目80余项。

  六是品牌化效应不断扩大。全市共有中国驰名商标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陇西县“全国中药材(黄芪、党参)种植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获原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命名;岷县出口当归种植示范区通过原国家质检总局审批,成为西北首个、全国第六个中药材质量安全示范区。

  七是市场化体系不断完善。建成5个大型中药材专业市场和3个全国中药材信息发布中心,全市年交易中药材95万吨,交易额195亿元,出口创汇400万元;全市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达到100万吨。

  八是园区化发展初具规模。规划建设了5个以中医药为主的产业园,一方制药、康美药业等国内知名企业入驻园区发展,入驻企业已达135户。

  九是政策措施持续完善。“十三五”以来,制定出台了《定西市落实支持陇药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定西市中药产业人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为全市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十是助推脱贫持续发力。2018年,全市农民人均可从中医药产业中收入1760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预计今年这个数字还将增加,中医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主持人:

  谢谢回答。记者问答环节就到这里,希望新闻媒体加大对第二届药博会的宣传报道力度。需要单独采访领导的记者请会后联系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今天的发布嘉宾。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再见!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