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甘报故事《甘肃日报》创刊70周年征文】老报人的甘报情

 2019/08/16/ 06:46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王光庆

【甘报故事《甘肃日报》创刊70周年征文】

老报人的甘报情

  王光庆

  2019年9月1日,《甘肃日报》将迎来创刊70周年。在筹划70周年纪念活动的时候,我一直在想,那些当年创办了《甘肃日报》的老报人们,他们现在可好?对于今天的《甘肃日报》,他们又有怎样的寄托和期望?在《甘肃日报》迎来创刊70周年之际,我们又怎能忘记他们为这张报纸的发展壮大所作出的历史贡献。2019年春节到来之际,我和报社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走访慰问了在兰的报社所有离休老干部,并专程到北京慰问看望曾在报社工作过的离退休老同志,为他们送去报社干部职工的关心与祝福。

  1月15日下午一下飞机,我们先来到住在朝阳区的离休老干部、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马谦卿同志家,看望93岁的老报人马谦卿同志。作为和爱人叶滨一起参与创办《甘肃日报》的老前辈,见到甘报人,马谦卿老人像见到亲人一样高兴。93岁的马老耳聪目明,身体硬朗,行动自如。一进屋,她就招呼大家喝茶吃水果。我详细询问了老人的生活和身体情况,老人说,她生活很好,有保姆照顾。身体也不错,每天都要出去遛弯儿。说到这儿,她叮嘱我说:“咱甘报社处在一个山窝窝里,空气流通不好,你回去一定要提醒大家多锻炼,希望大家都保重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呀!”

  马老详细了解了近年来《甘肃日报》转型改革的情况。当听到2018年《甘肃日报》成功改版,甘肃日报社又成立了甘肃新媒体集团,马老非常高兴。我掏出手机,打开了新甘肃客户端,详细向老人介绍了以九色鹿为特色的甘肃新媒体集团标识、新甘肃客户端频道设置和运营管理。马谦卿老人对我说:“把敦煌壁画中的九色鹿用在这儿,突出了咱们甘肃特色啊!”当马老从新甘肃客户端上看到当天的《甘肃日报》电子版时,连声称赞报纸办得好,版面设计得好。

  放下手机,马老郑重地对我说:“咱甘肃日报社有一支很好的编采队伍,多年来为办好党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现在情况有了变化,以前人们看新闻主要靠报纸杂志,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上面什么内容都有,报纸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办报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你们肩上的担子很重啊。”那一刻,我很惊讶,一位93岁的老人,对当前新闻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竟有如此清醒的认识,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

  曾任甘肃日报社总编辑的田世英先生,一直关注着《甘肃日报》和甘肃日报社的发展。1月16日下午我们去看望他时,他拿出一沓让儿子从网上下载打印的有关甘肃和《甘肃日报》的材料,不停地问长问短。田老面色红润,说话声音洪亮,精神矍铄。他告诉我们,新中国成立前他在兰州上大学,是地下党员,对兰州的情况比较熟。所以部队西进解放兰州时,把他从庆阳解放区抽调来办《甘肃日报》。回忆起当年的创业历程,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田老说,他本来喜欢文艺创作,但因为工作需要,最终从事了报纸工作。“报纸工作,逻辑思维是最重要的;文艺创作,形象思维是最重要的。这是两者的区别。但组织上把你放到这个岗位上,你就要千方百计搞好工作啊。”

  田老不停地打问着报社老同志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对报社的发展变化给予充分肯定:“以前,不管工作多辛苦,生活多困难,甘肃日报社的领导和同志们始终一条心。现在,报社发扬老传统,大家团结一心,把《甘肃日报》办好了,把甘肃日报社的事办好了,我们脸上也有光啊!”

  听说报社要建报史馆,正在征集有关资料,他立即走进书房,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照片交给我,并指着照片上的人,讲述着那些老战友的趣事。当田老从新甘肃客户端上看到改版后的《甘肃日报》时,回忆起《甘肃日报》初创时的印刷条件:“那时候,印刷条件太简陋了,虽然只有两个版,两万份《甘肃日报》印完,版上的字都快磨平了。现在这版面比我们那时候漂亮多了,更符合新时代读者的要求。”临别时,田老意犹未尽地对我们说:“希望咱甘报社一如既往做好群众工作。只有始终想着群众,报纸才能越办越好。”他愉快地答应了我请他来报社参加70周年纪念活动的邀请:“到时候一定来,看看咱甘报社的新面貌!”

  从田老家出来,我们又到经济日报社家属院看望曾经担任甘肃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的宋静存同志。到报社工作时,宋静存还不满17岁,如今86岁高龄的他,依然每周坚持游泳两次。宋老非常关心报社人才队伍建设。他说兰州海拔高,气压高,生活条件、工作待遇相对有限,留住人才难度大,一定要想办法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我向宋老汇报了报社近年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吸引人才、稳定人才队伍的举措,告诉宋老相对于一些高等院校,报社的人才队伍基本稳定。宋老听到报社新修了四栋住宅楼和新的报业大厦,职工居住环境和办公环境明显改善,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时,显得非常欣慰。他一再叮嘱我,办好报纸需要人才,搞好经营管理也需要人才,人才是一家报社发展的根本。宋老说,无论任何时候,干部队伍建设都不能放松,这是办好党报最最重要的基础。我邀请他在方便的时候来报社看看,特别是希望他能在报社创刊70周年的时候,来报社参加有关活动。宋老非常愉快地接受了邀请,说只要身体允许一定来。

  在北京市延庆区居住的甘肃日报社原总编辑邓元秋同志,在电话里听到我们要专程到延庆去看她,显得非常激动。近年来,邓总编每年夏天都要来兰州在报社住上一段时间,和报社很多职工都有联系。为了了解甘肃的新闻,她专门下载了新甘肃客户端,用上了《甘肃日报》自己的新媒体。当她听到《甘肃日报》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新媒体集团投入运行,特别是《西部商报》休刊转型顺利完成时,对报社领导班子锐意改革的做法非常赞赏。她说,《西部商报》有一些先天不足,本来应该“在商言商”,办出特色,但是一直在走都市报的路子,在集团内部和《兰州晨报》形成竞争,最后只能适应市场退出市场。“这次休刊转型这么平稳、顺利,说明你们决策科学,措施得力,赢得了广大职工的理解与支持。做出这样的决策,需要很大的勇气。取得这样的成效,实在难能可贵。”

  邓总编告诉我们,她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就到了甘肃日报社,从一名普通记者一直干到总编辑,其中做记者时间最长,跑农村时间最多。她动情地说:“新闻工作,一个最本质的事情,就是关注事实的真相,挖掘事实的真相。”谈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伟大建设成就宣传,邓总编说,宣传建设成就,不只是简单罗列建设成就,更要挖掘这些成就是怎么干出来的,它的伟大意义和闪光点在哪里。要关注这些伟大成就背后的人和事,才能更好地感染读者。

  短短两天时间,我们拜访了四位老前辈、老报人。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深切感受到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他们身上那种党性修养、家国情怀和职业情操,特别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我真切地感受到,无论离开甘报多久,甘报仍然是他们内心深处最温暖的家园;无论距离甘报多远,甘报依然是他们内心深处最深情的牵挂。

  这,就是甘报人;

  这,就是甘报情!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