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一座古城的红色记忆

 2019/08/18/ 07:19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王睿君

景古红色政权纪念馆内,“小小讲解员”讲述红军在康乐县景古地区的历史。

  汲取精神营养

  1976年秋季,老红军马汉臣逝世。

  逝世前,马汉臣曾说了这样一段话——“我死后,你们不准向党说困难,不准向党提要求,更不准向党伸手要东西、要补助……”

  “这些话让我感到非常震撼,老一辈革命者为了理想信念可以流血牺牲,他们对党的忠诚与热爱真是深入骨髓,他们身上有太多高贵品质值得我们赞颂和学习。”马进福的心里感慨万千。眼下,马进福已是康乐县自然环境局副局长,他说,自己要做的,就是以老红军的精神为榜样,筑牢理想信念,保持艰苦朴素作风,做好本职工作,努力为群众办好事、服好务。

  战争年代,入党就意味着抛头颅、洒热血;而和平年代,入党则意味着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距离长征胜利已经80多年,但长征却依然镌刻在景古地区群众的记忆中。

  为了重温苦难与辉煌的历史,2019年6月,五户乡专门邀请县红色政权纪念馆工作人员现场授课,全乡近200名干部群众前来参加这场以“讲好红色故事,助推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党性教育活动。

  活动结束后,五户乡党建办主任刘景军收获颇丰,他感到自己接受了这次洗礼后,内心更加充实了,干起工作来也更有动力了。“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念之基,把稳思想之舵是干好基层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广大党员只要心中有信仰,脚下才会有力量,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奔向小康。”刘景军坚定地说。

  鼓足脱贫干劲

  景古地区又名景古城。1936年,红军到达景古城后,让当地长期饱受煎熬的群众看到了通过革命过上好日子的希望,他们纷纷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红军队伍的无比信赖和真心拥护。

  当红军离开景古地区时,景古地区百姓自发为红军筹集粮食46万多斤,经费4900余元,骡马125匹,其他各类生活物资更是不计其数。与此同时,还有140多名青年参加了红军或抗日义勇军。

  景古镇景古村线家楼曾是红军在景古地区设立的先遣军部。线家楼作为临夏州唯一保存下来的红军长征旧址,已成为全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大批游客参观学习。

  线家楼的主人李桂芳说,当时正值夏收季节,红军一边帮助群众收割庄稼,一边宣传政策,吃群众的蔬菜瓜果,一律给钱。“虽然红军住在我们家里,但是从来不吃、不拿我们的东西,还时常把家里的小孩子叫过去跟他们一起吃饭。”

  去年7月,李桂芳一家搬迁至景古镇易地扶贫安置点的新房。宽敞明亮的四间上房,设施齐备的厕所、淋浴室,方便快捷的现代化家用电器,眼前的好日子,让李桂芳心里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景古地区群众素来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为此,景古镇政府专门在易地扶贫安置点附近创办扶贫车间,开展中药材收购、加工、销售等,为周边群众提供增收致富新路径。

  2019年,景古镇预计完成6个村脱贫摘帽,虽然有压力,但景古镇镇长吕强却信心十足,他说,“当年,红军战士有‘雪山’‘草地’要跨越,我们这一代也有‘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现在,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就是我们这一代党员所要走的长征路,我们必将坚定信念,走好属于自己的长征路!”

首页  上一页  [1]  [2]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