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时政要闻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会宁 长征精神代代传

 2019/08/19/ 06:4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陈泳 杜雪琴

会宁 长征精神代代传

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 孟捷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陈泳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会宁大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是民族抗战的前进阵地,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大会师铸就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团结一致、敢于胜利”的会师精神,成为长征精神的提炼和升华。红军将士数场血战、地方踊跃支前拥军、群众舍命掩护伤员……无数闪光的人物和故事,在会宁组成了强大而纯正的红色基因,成为会师精神的生动体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前行。

  革命精神永相传

会师楼(资料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常琦彪

  在会宁,无名小红军在敌机轰炸中救下当地小孩魏煜的故事可谓是老少皆知,今年刚考上清华大学的陈嘉铭也不例外。

  8月6日,即将到北京上学的陈嘉铭来到自己熟悉的长征胜利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又一次重温了这个故事——

  红军会宁会师期间,国民党军队不断调来飞机轮番轰炸会宁城。1936年10月9日上午,当地居民魏鸿儒带着不满3岁的儿子魏煜到红军总司令部,帮助战士们抄写文件、撰写公告、书写宣传标语。

  魏煜和贴标语的小红军战士们来到县城西门附近,忽然从远处传来了敌机的轰鸣声,来不及隐蔽,敌机的炸弹已经呼啸而至,落在街头。紧要关头,一位小红军战士飞身而出,将小魏煜扑倒在地护在身下。小魏煜得救了,而年仅14岁的小红军为保护他牺牲了。

  为了报答小红军的救命之恩,魏鸿儒把他葬在自家的祖坟旁,以表达纪念之情。魏煜长大成家后,有了三个儿子,爷爷魏鸿儒分别给他们起名为继征、续征、长征,合起来就是“继续长征”,希望后辈儿孙们永远记住红军长征的历史和血浓于水的恩情!

  陈嘉铭对记者说:“这个故事我从小听到大,现在听来还是让人非常感动。小红军小小年纪就为保护他人而牺牲,这种革命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年轻人学习,也为我们发奋读书、将来建设家乡提供了动力。”

  英魂永驻大墩梁

红军长征胜利景园(资料图)。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常琦彪

  会宁县城往南30公里,在华家岭山系的中川镇大墩梁上,大墩梁红军烈士陵园苍松挺立,绿草如茵。被毛泽东主席称为“铁流后卫”的红五军曾在这里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阻击战。

  烈士陵园所在地的大墩村村支书曹瑛介绍说,为了将大会师后的红军一举歼灭,国民党5个军分4路围堵红军主力,大墩梁阻击战是在红军和国民党军会宁地区进行的6次大的战斗中,打得最惨烈的一仗,包括红5军副军长罗南辉在内的887名红军将士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1936年10月23日,大墩梁战役打响,年仅17岁的司号员李克玉吹响了冲锋号,红军将士们个个像猛虎下山,奋勇杀敌。战斗中,他腿部受了重伤,留在当地养伤,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李红军”。

  自此以后,李克玉白天把小军号抱在怀里,晚上把小军号枕在头下,每当为思念战友、想念部队而悄悄流泪的时候,他就躲在被窝里偷着吹一下军号。伤好以后,他每天都要怀抱着这把军号站在大墩梁的山头上,凝望着北方的天空,盼望着他的战友们出现在他的视线里。

  上世纪六十年代,“李红军”当上了生产队队长,他的小军号成了村里上工的工号。在1986年和战地重游的战友见面时,他满足地说:“比起死去的战友们,我能够活下来就已经足够了。”直到去世的时候,他的怀里还抱着这把小军号。

  一直以来,大墩梁周围的群众无不以身处红军战斗过的地方而自豪,红军英勇不屈的精神也深深地鼓舞着大家艰苦奋斗、齐奔小康。曹瑛说,今年开始,国家投资要在大墩梁打造一个红色教育基地,依托烈士陵园规划建设纪念广场、展览馆等,涉及征地的群众都表示积极配合,没有一家讨价还价。

  在大墩梁下中川村,老红军王少卿的儿子王志良在2013年还是贫困户,他发扬父辈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政策,带领全家“撸起袖子加油干”,仅用了两年就脱了贫。去年开始,王志良又成了肉牛养殖户,走上了产业致富的道路。

[1]  [2]  下一页  尾页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