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甘报故事《甘肃日报》创刊70周年征文】甘报情缘

 2019/08/20/ 06:5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巩 炜

【甘报故事《甘肃日报》创刊70周年征文】

甘报情缘

  巩 炜

  我与甘报识面,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读小学时。那时,学生学习的气氛不是很浓厚,但教我们语文的班主任老师——一位身体微胖、慈祥可爱的王姓女老师,对我们的学习抓得很紧,她常对我们说,多读点书总没有坏处,并且要求我们只要上学的当天没有走出校门学工学农的任务,就要上早自习,还亲自督促。每天一大早,当我们走进教室时,她已坐在了靠窗第一排的座位上,桌上摊开的正是当天收到的《甘肃日报》。只见她凝神阅读,丝毫不为学生的走动或私语所动,兴之所至,还琅琅出声。至一节早自习课结束,她的对开四版的一份《甘肃日报》也读完了。至今,她伏案阅读和翻报纸时的生动形象在我脑海里还恍如昨日。

  老师言传身教的作用是巨大的。我作为学生,有时也斗胆向老师借甘报来读读,但一份甘报,还要在教研组其他老师中传阅,每天借读是不可能的。但我知道我们县文化馆有读报栏,于是下午课余,我就抽空去县文化馆读报栏前读甘报,一站就是好长时间。而甘报最吸引我的,是“百花”专版。每次看到“百花”,我都要从头读到尾,并默默铭记。我当时感慨,怎么会有人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呢!

  等到我的父亲从乡下调到县城来工作,他隔三差五就会把单位给他订阅的《甘肃日报》等报纸拿回家,我就有了静下心来,正襟危坐、装模作样(父亲语)在报纸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的机会。不管是新报还是隔了几天的旧报,只要能看懂的,我都要仔细阅读一遍。心仪的文章,还要用自己订的小本子抄下来,闲时反复诵读。我学语文的兴趣,不能不说和当时的读报有关系。

  以后,竟然养成了阅读报栏和读报的习惯。大学时期和工作后,上街或外出办事,看到报栏,只要时间允许,都会浏览一番;手头有报纸,也都要翻一番,感到即使看到一条好的标题,都是一种收获。

  看得多了,就想写。我工作后有一段时间在单位的宣教部门工作,部门领导要求将在本系统开展的重大活动等写成消息或通讯,向甘报等报刊投送,竟然刊发了不少。同时,也将自己的散文、随笔等习作,向甘报“百花”等专版投送,同样时见报端。最令我欣喜的是1999年7月在甘报专刊部老师帮助润色、修改后发表在“社会周刊”上的有奖征文《重创美好人生》获得了三等奖,报社给我颁发了证书,还邮寄了300元奖金。这令我写作的信心大增。以前,总感到在甘报发表文章的人,是成就斐然、声名远播的业界名流,我文笔生涩,自愧弗如,总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多用笔名投稿,此次获奖后,我开始慢慢用真名投稿了,并且投准的机会较多。在此期间,我得到了报社多位编辑老师的悉心教诲,对他们,我一直铭记在心,心存感念。

  缘分天成。2010年5月,组织选派我到甘肃日报社工作。当我第一次迈上象征着甘报人不畏艰辛、坚毅担当,永不懈怠、锐意进取办报精神的99级大台阶时,我心潮起伏、感慨良多。这里是全省文脉汇聚的高地,是传递权威声音的通道,是沟通民意的桥梁纽带。这里知识分子集聚,许多同志学富五车,业精思远;谦恭笃行,成就等身,令我高山仰止,心向往之。我在大学刚毕业时,就以能够当一名甘报的记者为荣,可惜未能如愿。如今,我走进了这神圣的殿堂,在欣喜之余,感觉到的是沉甸甸的担当与责任。

  开始工作后,我努力向身边的领导和同志们学习,以期尽快进入角色,和同志们融为一体,尽己所能,为采编工作增光添彩。寒暑易节,多少个日夜晨昏,我和同志们一道为如何选稿、挑图、编排版面,分享了一篇篇好稿子、一个个好版面带来的快乐与欢欣,也留下了许多因赶稿、加班、临时修改版面产生的紧张、焦虑与疲惫。尤其是夜班工作更是辛苦,要求在有限的几个小时内,编辑出准确无误、生动鲜明、图文并茂、引人入胜的新闻版面,这是对编辑和审版人政治敏感性、站位、眼界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考验。有时,为了修改一个标题,能够在编辑室转悠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边走动边思考;为了急稿中的一个用词或标点,要翻几次字典或向先辈请教;为了排除稿件中一个细小的疑问,半夜时分也要打电话向记者询问核对;为了等待前方记者的稿件,有时彻夜相守、望眼欲穿……真正是一篇好稿子,凝聚着记者的心血,一个好版面,汇集着编辑的智慧,每天清晨与读者见面的一份份散发着墨香的报纸,凝结着许多编辑记者的忠诚与责任、使命与担当。当然,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其中也洋溢着无数报人为之自豪的成就感。

  在报社多年,我也见证了报社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报社党建制度、采编改进、子报转型、管理提质、经营脱困、媒体融合改革如火如荼,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全面展开。特别是深度融合步伐加快,新媒体集团成立,“新甘肃”客户端上线,县融媒建设全面推开,新的传播手段不断增多,报社面貌为之一新,意识形态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更加明显。我作为其中一员,也倍感振奋,并时时祝愿能够通过大家的努力,继续以工匠精神,把《甘肃日报》的牌子擦拭得更加靓丽,让报社的明天更加美好!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