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馆长说文物】透过文物看兰州——升级改造后的兰州市博物馆精彩亮相

 2019/08/29/ 06:42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兰州市博物馆馆长 董亚莉

【馆长说文物】

透过文物看兰州

——升级改造后的兰州市博物馆精彩亮相

兰州市博物馆“远古文明——神秘彩陶”展厅。

展厅一角。

兰州古刹——白衣塔寺模型。

辛店文化双钩纹双耳罐。

  兰州市博物馆馆长 董亚莉

  8月26日,经过闭馆升级改造后的兰州市博物馆以全新的面貌亮相金城,展览内容精彩纷呈,令人惊奇不断!这里不仅全面展示了建馆以来的重要文物收藏,还通过展览展示兰州地区出土的历代文物,揭示兰州市建置演变发展的历史进程。

  走进兰州市博物馆,观众可以看什么呢?透过文物让我们去认识这座城……

  兰州位于黄河之滨,是镶嵌在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早在5000年前,远古先民便依河而居、繁衍生息。秦汉以后,兰州便是边塞要冲、丝路要津,是沟通东西方,联系边陲和中原的重要纽带。经过漫长岁月和历史沉积,形成了集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和民族文化于一身的西北内陆历史文化特色,遗留给后世无数珍贵宝藏。

  在兰州历史文物展中,分为五个单元:远古文明——神秘彩陶、青铜文化——民族交融、汉唐古道——丝路要津、宋元津城——渡口烽火、明清风韵——金城揽胜,全面地展示了兰州丰富的文化遗存。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5000年——4000年,分为马家窑、半山和马厂三个类型,分别代表三个发展时期。根据考古发掘研究,马家窑文化的经济生活主要以农业为主,狩猎为辅。点火成陶——制陶业非常发达,彩陶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造型精美、构图巧妙、图案丰富,形成了质朴中不失绚丽、典雅中不失丰韵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更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可以说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代表着中国彩陶艺术灿烂辉煌的最高成就。新展陈列的精美彩陶就是先民留给我们的巨大宝贵财富和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充分体现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创作才能。

  在夏商周时期,兰州地区曾是羌、戎族居地。虽然华夏已进入青铜文明时代,但相对于中原地区兰州仍处于落后的原始阶段,陶、铜并用是显著特点。这一时期兰州地区的青铜文化有齐家、辛店、寺洼等地方文化类型,发现了各类房址、墓葬、窖穴等遗存,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陶器、石器、玉器、金器、骨器等珍贵文物。青铜器多为工具和装饰品。陶器以砂质红陶或砂质棕陶数量较多,表面多饰绳纹和彩绘,并有一些附加堆纹、篦点纹、弦纹与划纹。彩陶多用黑彩或红彩在红陶或橙黄陶器表面绘制出条带纹、折线纹、三角纹、S形纹、人字纹、方格纹、双钩纹、菱形纹、锯齿纹和动物图像等。通过陈列在博物馆内的文物,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地方文化与周边其他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合。

  当我们踏入汉唐古道——丝路要津单元,通过一件件文物背后的故事为我们徐徐道来兰州的历史进程。公元前221年,秦吞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榆中县(今兰州东);与匈奴隔河相峙,这是兰州最早的历史建置。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首设金城县(今西固区),并在黄河渡口设金城渡。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设金城郡,成为经营河湟控扼西域的战略要地。魏晋时期,金城已有粟特人的聚落,辟有葡萄园,建有火袄祠。晋代高僧法显、智猛等先后途经此地前往印度取经。十六国时期,这里先后为前凉、前秦、后凉、南凉、后秦、西秦所居,到北魏孝明帝(公元516年)时复置金城郡。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以皋兰为州名,始设兰州,后改称金城郡。唐广德元年(公元758年)复置兰州。唐代高僧玄奘、玄照等人西去印度求取真经时曾途经兰州,再渡河西去。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吐蕃占领兰州直到宋初。

  隋唐时期的兰州城东西六百步,南北三百步,呈长方形。城北有楼,可望黄河。城内建有掌管行政的兰州刺史署和掌管军事的兰州总管府及庄严寺、普照寺、嘉福寺、大云寺、老子庙等,城外建有驿楼、握桥、长庆寺、万寿寺、幸福寺、龙泉寺等,建筑以号称三绝(塑绝、写绝、画绝)的庄严寺和无墩虹梁、雕梁画栋的握桥最为驰名。

  汉唐时期,兰州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渡口,军队、使节、商队、僧侣、行旅等,络绎不绝在此渡过黄河东去西来,使兰州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孔道,兰州也因此成为多元文化城市。

  从宋代开始,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宋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党项羌族李元昊击破吐蕃,攻占兰州,截断了宋与吐蕃的交往。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八月,神宗派李宪率兵收复兰州。这一时期,兰州成为宋、西夏和金的争夺要地。为了确保兰州至西北道路的畅通,北宋在此筑城建堡,修建了大批的军事工事,兰州成为当时的军事重镇。宋朝皇帝崇奉道教,在兰州城内修建了玄妙观(后改名东华观)、城隍庙等建筑。宋元以后,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衰落。兰州遂成了中原通往西北的交通要道,城市繁华,驼队如织。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阶段。明洪武十年,在宋、元兰州城的基础上增筑城池,沿黄河两岸修筑城堡,两道边墙夹河而行连接各城堡,使兰州真正成为“万里金汤”。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肃王朱楧开始迁藩兰州,延袭9世12王251年。历代肃王均大力营建王府学宫、寺院桥梁,尤其崇尚道教,广修道观。

  清代疆域辽阔,兰州处于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地域中心位置。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正式定名为“甘肃布政使司”,并移治所于兰州,设置巡抚,甘肃从此成为一个独立的省级政区,兰州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地位也由此确立。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陕甘总督自西安迁驻兰州,兰州成为陕甘总督、甘肃布政使、甘肃学政、兰州府、皋兰县驻地,形成大西北重镇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总督左宗棠在兰州大力发展工业,创建制造局、织呢局等,开兰州工业城先河。总督升允在兰州推行“新政”,创办学堂,造就人才;设立巡警总局,维护治安;发展农业,开矿办厂;引进欧美技术和材料修建黄河第一桥,使兰州与中国沿海的上海、天津、福建等地一起成为中国兴起近代工业化的城市之一。清代兰州文风尤为兴盛,设有兰山、求古、五泉、皋兰四大书院及甘肃贡院等,文化氛围也异常浓厚。

  随着文博事业的发展,在历史长河中被长期埋藏于地下的兰州文物古迹,得以重放异彩。兰州市博物馆俨然成为让人们了解兰州、热爱兰州的一个对外窗口。抑或我们换个角度,不把这些陈列在博物馆中的文物当成单独的物件,而是当成线索,让所有的线索交织起来。那么,在这里获取到的知识,再结合新展所突出的理念和革新,就对兰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感受更加丰富饱满了。

  今天在兰州市博物馆中,已珍藏有数万件宝贵遗存,馆内藏品丰富、文物数量众多、型质种类齐全,那享负盛名的白衣寺塔、马家窑彩陶、东汉墨迹纸、明代丝绸等遗迹文物,无不一一诉说着兰州历史的沧桑衰荣。这些遗留下来的艺术品,不仅是我国古代无数艺术家和能工巧匠们的伟大创作,还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了解和无比敬仰。我们从展出的近500件文物中,精心选择了数件馆藏宝贝,供大家一窥全貌。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